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优秀14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优秀14篇)

林小棠是市实验中学初二(3)班的学生,今年14岁。扎着马尾的她总爱穿蓝白校服,袖口永远整整齐齐,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若要问她的“标签”,同学会说“数学小老师”“社区小太阳”,班主任王老师则翻着备课本说:“这孩子,把‘向上’刻进了日常里。”

去年9月开学时,小棠发现同桌陈雨桐总在数学课上咬笔杆。有次课间,她瞥见陈雨桐的练习册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空了大半,红笔批注着“思路混乱”。“要不要一起做道题?”小棠递过自己的草稿本,“我昨天也卡在这里,后来老师教了画线段图的办法。”从那天起,每天午休前的二十分钟,两人的课桌就成了“微型课堂”。小棠把解题步骤拆成“读题圈重点—画关系图—列等式”三步,用便利贴写好易错点贴在雨桐铅笔盒里。三个月后的期中考试,雨桐数学从72分涨到91分,在班会课上红着眼眶说:“小棠教会我的不只是题,是‘再试试’的勇气。”

这样的“小老师”角色,小棠做得自然。班里转学生李航因为方言口音不敢开口读英语,她就每天早到十分钟,陪李航在走廊练发音。“‘Wednesday’的‘d’要轻一点,像吹蒲公英那样。”她举着单词卡,自己先示范了五遍,直到李航终于发出标准的音,两人击掌时把晨雾都撞散了。语文老师布置“我和经典”主题演讲,她发现后排的王浩总盯着课本发呆——王浩家境不好,没买过《水浒传》原著。当晚,小棠翻出自己初中入学时爷爷送的精装版,在扉页写了“愿英雄气伴你成长”,第二天悄悄塞进王浩课桌。后来王浩的演讲《我心中的鲁提辖》拿了年级二等奖,他在致谢里说:“小棠姐姐的书,比故事里的酒还暖。”

教室外的小棠,是社区里的“常客”。住在3单元201的张奶奶独居,子女在外地工作。去年梅雨季,小棠发现张奶奶晾在阳台的被子总被雨水打湿,便和妈妈商量:“我们把家里的折叠式防雨棚给张奶奶装上吧?”周末一大早,她跟着爸爸搬梯子、量尺寸,手指被铁丝划了道小口子也没吭声。装好后,张奶奶摸着干燥的被角直抹泪:“这丫头,比天气预报还贴心。”从那以后,每周六上午成了小棠的“奶奶时间”——帮张奶奶擦拭老式座钟的铜摆,教她用手机视频通话,甚至跟着短视频学做桂花米糕,因为张奶奶说“小时候最馋这个”。有次米糕蒸糊了,张奶奶却吃得香甜:“甜在心里头嘞。”

去年10月社区发起“旧衣焕新”公益活动,小棠不仅捐出了自己穿小的冬衣,还拉着妈妈把家里闲置的毛线翻出来。“不如织围巾吧?”她翻出奶奶教的织法,利用晚饭后的时间,每天织半小时。起针时总漏针,她就在笔记本上画下每一行的针数;配色拿不准,就蹲在小区里观察爷爷奶奶们常穿的衣服颜色。一个月后,三条暖黄、墨绿、藏青的围巾被送到山区儿童手里,其中一条的标签上写着:“希望你们冬天的手,像围着火炉一样暖。”

家里的小棠,是“小小当家人”。爸爸在物流园开货车,妈妈在超市做理货员,每天早出晚归。从小学四年级起,小棠就学会了自己热饭、整理房间。去年奶奶突发脑梗住院,父母轮流陪护,她主动承担起家里的日常:早上六点起床熬小米粥,用保温桶装着给奶奶送去;放学先去菜市场买妈妈交代的菜,照着手机视频学做清炒时蔬;周末在医院陪奶奶时,给她读报纸上的趣事,帮她活动手指做康复训练。有天护士查房,看到小棠正踮着脚给奶奶调整床头高度,轻声说:“奶奶,医生说这样呼吸更顺。”护士后来跟小棠妈妈说:“这孩子,比有些大人还会照顾人。”

小棠的“能量”,藏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里。学校组织“节约粮食”主题活动,她不仅在食堂监督自己“光盘”,还设计了“米粒成长记”手抄报,用漫画画出一粒米从播种到收割需要130天、经过20多道工序;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她制作了“垃圾的奇妙旅程”短视频,自己当讲解员,举着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模型,用同学能听懂的话解释“厨余垃圾为什么不能装塑料袋”;去年冬天暴雪,她带着班级志愿者小组在学校门口扫雪,手冻得通红,却笑着说:“要是爷爷奶奶接送孩子不滑倒,我们多扫半小时也值。”

有人问她:“你哪来这么多精力?”小棠歪头想了想:“可能是因为做这些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长大’。”她的日记本里夹着一片干枯的桂花,那是张奶奶去年秋天给的。旁边写着:“奶奶说桂花要攒很多朵才能香,我想,善意也是。”

今年春天,小棠报名了市青少年科技馆的“小讲解员”招募。面试时,她讲解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讲到活字印刷术时,她举起自己用土豆刻的“少年中国说”字模:“这是我周末和同学们一起做的,虽然歪歪扭扭,但摸起来有墨香。就像我们,可能不够完美,但只要肯动手、肯分享,就能把文化的种子种下去。”评委老师在评价表上写:“讲解有温度,因为她的眼里有光。”

从教室到社区,从家庭到社会,林小棠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好少年”的模样——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大事,却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热气腾腾;不刻意表现“优秀”,却在帮助他人、承担责任中,自然生长

文档评论(0)

139****4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