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的用法与用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蟾酥的用法与用量

一、蟾酥的来源与特性概述

蟾酥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的传统中药材。其外观多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断面角质状,微有光泽,气微腥,味初甜后麻辣。

从化学成分看,蟾酥主要含蟾蜍甾二烯类(如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吲哚碱类(如蟾酥碱)及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其中蟾蜍甾二烯类为主要活性物质,具有强心、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但同时也是毒性成分的主要来源(过量可引起心律失常、神经毒性)。

二、传统应用中的用法解析

1、内服用法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蟾酥性温、味辛,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内服时需严格遵循炮制规范,多入丸、散剂使用,极少入汤剂(因高温易破坏有效成分且增加毒性释放风险)。

(1)丸剂制备与服用

传统丸剂多将蟾酥与其他药材(如麝香、牛黄、雄黄等)按比例配伍,经研末、水泛或蜜制而成。例如治疗痧胀腹痛、中暑昏厥的传统方剂,常取蟾酥0.5份、麝香0.3份、朱砂1份共研极细粉,水泛为绿豆大小丸剂。服用时以温开水送服,每次3-5丸(约含蟾酥0.01-0.02g),每日1-2次。

(2)散剂配伍与使用

散剂多用于急救或慢性疼痛调理,需严格控制单次用量。如治疗恶疮肿毒内陷的经验方,取蟾酥0.1g、乳香0.5g、没药0.5g共研细末,分作2次服用,早晚各1次,以黄酒送服(黄酒可促进有效成分吸收并缓和毒性刺激)。

2、外用用法

外用是蟾酥最常见的应用形式,适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牙痛等体表病症,具有消肿止痛、拔毒生肌的作用。

(1)调敷法

将蟾酥研成细粉后,用醋、酒或蜂蜜调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患处(避开破溃伤口),厚度约1-2mm,覆盖范围超出病灶边缘0.5-1cm。每日换药1-2次,每次保留4-6小时。例如治疗初期疔疮,可取蟾酥粉0.05g加醋2ml调匀,外敷于红肿处,能有效缓解疼痛并抑制炎症扩散。

(2)吹喉法

针对咽喉肿痛(如急性扁桃体炎),可将蟾酥与冰片按3:1比例混合研末,取细管(或纸卷成筒)将药粉轻轻吹入咽喉患处,每次用量约0.01g,每日2-3次。需注意吹药时避免深吸气,防止药粉误入气管引发呛咳。

(3)膏药贴敷

传统黑膏药制作中,常将蟾酥粉加入熬制好的膏药基质(如铅丹、植物油)中,摊涂于布或纸表面。贴敷时需加热软化膏药,待温度适宜(约40-45℃)后贴于病灶部位,每24-48小时更换1次。例如治疗关节肿痛,含蟾酥的膏药可通过透皮吸收发挥抗炎止痛作用。

三、现代临床应用中的用法拓展

随着制药技术发展,蟾酥的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中成药制剂和外用新型剂型开发上。

1、中成药制剂

(1)片剂与胶囊剂

现代中成药多采用超微粉碎或乙醇提取技术,将蟾酥有效成分制成片剂或胶囊,便于精准控制剂量。例如某冠心病治疗药物,每片含蟾酥提取物0.005g(相当于原生药0.03g),推荐成人每次1片,每日3次,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2)滴丸剂

滴丸剂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可提高蟾酥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如某急救用滴丸,每丸含蟾酥提取物0.002g,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5-10丸(约0.01-0.02g),5-10分钟内可缓解症状。

2、外用新型剂型

(1)凝胶剂

以卡波姆等为基质制成的蟾酥凝胶,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和生物相容性。临床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时,取凝胶0.5-1g(含蟾酥粉0.005-0.01g)均匀涂抹于疼痛区域,按摩至吸收,每日3-4次,可显著减轻疼痛评分。

(2)巴布膏剂

巴布膏剂以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透气性好,贴敷舒适。用于肌肉拉伤时,每贴含蟾酥粉0.02g,贴敷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1次,持续使用3-5天可有效缓解肿胀和疼痛。

四、用量规范与调整原则

1、常规用量范围

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蟾酥内服剂量为0.015-0.03g/次,每日1-2次;外用适量(一般单次用量不超过0.1g)。需特别强调的是,该剂量为成人常规用量,且仅限炮制后的制品(生蟾酥毒性极强,禁止直接使用)。

2、特殊病症用量调整

(1)肿瘤辅助治疗

在肿瘤临床辅助用药中,蟾酥提取物(如华蟾酥毒基含量≥50%的制剂)用量需根据患者体质和耐受情况调整。一般起始剂量为0.02g/次,每日2次;若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如恶心、心悸),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至0.03g/次,每日2次,疗程通常不超过4周。

(2)急性疼痛急救

用于中暑昏厥、急性心绞痛等急救时,可单次使用上限剂量(0.03g),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例如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含蟾酥的滴丸剂,最大单次用量不超过0.03g,若15分钟内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3、特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