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题与参考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提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这一观点的理论家是()

A.克莱夫·贝尔B.苏珊·朗格C.克罗齐D.科林伍德

2.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六法”之首是()

A.传移模写B.应物象形C.气韵生动D.骨法用笔

3.下列艺术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

A.雕塑B.电影C.音乐D.建筑

4.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属于艺术本质论中的()

A.模仿说B.表现说C.理念说D.形式说

5.艺术创作过程中,“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出自()

A.郑板桥B.石涛C.徐渭D.八大山人

6.电影艺术中,通过镜头切换制造紧张感的手法属于()

A.蒙太奇B.长镜头C.特写D.景别

7.下列艺术作品中,属于综合艺术的是()

A.《命运交响曲》B.《清明上河图》C.《雷雨》D.《大卫》雕塑

8.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艺术理论家是()

A.康德B.席勒C.贝尔D.丹纳

9.艺术接受过程中,“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体现了审美接受的()

A.确定性B.差异性C.功利性D.阶级性

10.中国古代“诗言志”说强调艺术的()

A.认识功能B.教育功能C.审美功能D.表现功能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2.举例说明艺术典型与艺术意境的区别。

3.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中情感与理性的关系?

4.简述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的社会功能。

2.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三个环节,论述艺术活动的完整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C4.C5.A6.A7.C8.C9.B10.D

二、简答题

1.艺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①共同追求“真”。科学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之真,艺术通过审美形式反映生活本质之真(如达芬奇《维特鲁威人》结合解剖学与艺术)。②方法互补。现代科学技术(如数字建模、AI绘画)为艺术创作提供新手段;艺术的想象力推动科学创新(如科幻文学启发航天技术)。③目标交融。二者均服务于人类文明进步,如建筑艺术既需工程力学(科学)又需审美设计(艺术)。

区别:①思维方式不同。科学以逻辑推理为主(抽象思维),艺术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与想象)。②目的不同。科学追求客观规律的验证(求真),艺术追求情感体验的传达(求美)。③成果形态不同。科学成果是可验证的公式、定理(普遍性),艺术成果是个性化的审美意象(独特性)。

2.艺术典型与艺术意境的区别:

艺术典型:指艺术作品中高度概括的个性化形象,通过独特个性反映普遍本质(如鲁迅笔下的“阿Q”,其“精神胜利法”是旧中国国民性的典型概括)。

艺术意境:指艺术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境界,侧重整体氛围的营造与哲理的蕴含(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山水意象传递超然物外的禅意)。

区别:①核心不同。典型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意境强调“情与景的交融”。②表现对象不同。典型多指向人物形象(如小说、戏剧),意境多指向自然或生活场景(如诗歌、山水画)。③审美效果不同。典型引发对社会本质的思考(如《孔乙己》反映封建科举的毒害),意境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淡泊心境)。

3.艺术创作中情感与理性的关系: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与核心。艺术家通过情感体验捕捉生活中的美(如梵高因对自然的炽热情感创作《星月夜》,旋转的星空传递强烈的生命冲动)。理性是创作的规范与引导。艺术家需理性把握题材选择、形式结构(如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理性设计“草蛇灰线”的伏笔,使百万字巨著逻辑严密)。

二者辩证统一:①情感推动理性。强烈的情感促使艺术家深入思考主题(如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因对民族苦难的悲愤,理性提炼“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②理性规范情感。避免情感泛滥导致艺术失控(如悲剧创作中,理性控制情感表达的分寸,使“哀而不伤”,如《窦娥冤》通过“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手法,既释放悲愤又保持艺术张力)。

4.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点:

性质:①审美活动。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获得情感体验与精神愉悦(如欣赏《蒙娜丽莎》时,关注微笑的神秘性而非画布材质)。②再创造活动。接受者以自身经验补充作品

文档评论(0)

欣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