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说出《声声慢》中关键意象(淡酒、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的深层含义及其营造的意境。
能多角度(音韵、结构、情感)分析开篇叠词的艺术效果,并能规范书写赏析文字。
能结合词句,分层概括并准确表述词中蕴含的丧夫之哀、漂泊之苦、亡国之痛、孤寂之悲等多重愁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感知—品象析情—归纳探旨”的阶梯式学习,掌握“抓意象—析手法—悟情感”的诗词鉴赏路径,并在分析实践中学习分点、分层、结合诗句的规范答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深切感受李清照晚年沉痛悲凉的心境,理解其个人悲剧与时代苦难的紧密关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完成从“感知愁象”到“解析愁法”再到“言说愁情”的完整鉴赏过程。
难点:理解个人之愁与时代之悲的深度融合,并能用规范、精准的语言进行分层概括。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愁”破题,直击核心(约3分钟)
教师板书一个巨大的“愁”字。
教师设问:“‘愁’是诗家共性。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夸张的豪放之愁;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亡国的帝王之愁。那么,一代才女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书写的是怎样一种‘愁’,竟被誉为‘愁’的千古绝唱?今天,我们一同探寻。”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对比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层进一:诵读感知,初识愁味(约7分钟)
自由初读,感受基调:学生自由朗读,并用一两个词说说初读感受(如:悲苦、凄凉)。
范读引领,聚焦开篇:教师沉缓范读。随后聚焦开头七组叠词。
核心提问:“这七组叠词被誉为‘奇绝之笔’。请大家从语言效果和情感层次两个角度,说说它‘奇’在何处?”
引导与归纳:
语言效果:音韵上,徘徊婉转,如泣如诉,极富音乐美与感染力。
情感层次:“寻寻觅觅”(动作,写茫然若失)→“冷冷清清”(环境,写孤寂空虚)→“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写沉痛悲苦)。
由外而内,层层递进,奠定了全词哀婉欲绝的抒情基调。
学生再读,体会层递。
(设计意图:以朗读为抓手,将抽象的“愁”具体化。对叠词的赏析,既感知了情感,也示范了从多角度入手的鉴赏方法。)
(三)层进二:品象析情,解析愁法(约22分钟)
过渡:“开篇的叠词让我们听到了她的哭泣,而词中的意象,则让我们看到了她泪眼里的世界。让我们化身‘解愁人’,探寻她笔下的愁境。”
活动:我是“解愁人”。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分别品析“酒与风”、“雁与黄花”、“梧桐与细雨”意象群。
品析任务单(提供思维支架):
这个意象在古典诗歌中通常有何含义?
在本词中,它被赋予了怎样新的情感内涵?(请结合具体词句)
它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抒愁?
全班交流与考点深化(教师引导,精要板书):
“酒与风”组:
引导:“酒常用来‘暖身’‘浇愁’,为何此处是‘淡酒’?‘急风’仅仅指自然风吗?”
考点归纳:运用了反衬手法。“酒淡”实因“愁浓”,酒力不敌愁情;“晚来风急”则以环境的寒凉,侧面烘托出内心愁绪的猛烈与无法抵御。
“雁与黄花”组:
引导:“为何‘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反而让她‘伤心’?‘黄花’从‘瘦’到‘堆积憔悴’,变化何在?”
考点归纳:运用了今昔对比与象征。“雁”是旧日情感的见证,触发了怀旧之思与丧夫之痛;“黄花”从鲜活到憔悴,既是景,更是词人自我生命凋零、孤苦无依的象征。
(适时穿插背景:这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当时,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丈夫也病逝,避难的过程中作者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作者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梧桐与雨”组:
引导:“‘梧桐细雨’是从哪些感官角度写愁的?‘点点滴滴’仅仅是雨声吗?”
考点归纳:此处是情景交融的典范。视觉上的“黄昏”与听觉上的“点点滴滴”结合,以声衬静,将无形的愁思化为可感可闻、漫长煎人的时光流逝感。
板书(动态生成):
愁
─直抒胸臆:叠词(音韵美、情感递进、奠定基调)
└─借景抒情:
??├─淡酒·急风(反衬、侧面烘托)
??├─过雁·黄花(对比、象征、今昔之感)
??└─梧桐·细雨(情景交融、以声衬静)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任务单提供了思维框架,确保探究不偏离方向。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追问和归纳,将零散的赏析上升到考点方法论的高度。)
(四)层进三:归纳探旨,言说愁情(约10分钟)
提出核心任务:“我们解析了这么多‘愁’的载体,现在,请为李清照的这份‘愁’下一份‘诊断书’,它具体包含哪几个层面的内涵?请从词中寻找依据。”
搭建归纳支架,引导分层概括:
教师引导:“我们从词中找线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主要引发的是哪种愁?——丧夫之哀、怀旧之痛(板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又表现了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备考之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含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实词考点梳理(含例题解析).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作文讲评:无人领路,天才也易入歧途.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湾区升明月”:文化融合与交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爱”.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斯洛(素材+适用话题+写作示例).docx
- 2026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与诺贝尔文学奖相关的内容.docx
- 2026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2含答案解析.docx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河北省金太阳2026届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古诗鉴赏详解:谢伯初《许昌公宇书怀呈欧阳永叔韩子华王介甫》.docx
- 湖北省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共46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抖音短视频创业合伙协议(二人合伙 一方运营 一方出镜)避坑版.docx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pptx VIP
- 2025国家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docx VIP
- 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doc VIP
- BG-V3-D37-2012-0003 电气拆车报告.pdf VIP
- BG-V3-D36-2011-0001 按钮操作力测量报告-V2.docx VIP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docx VIP
- BG-V3-D37-2012-0002 动作电流测量报告.doc VIP
-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19张ppt+1视频)(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