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VIP

4.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时期大臣、文学家、书法家。淮南太守王旷之子。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东晋的兴亡

东汉

十六国

西魏

东魏

266-316

317-420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304-439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

北齐

北周

图示历史:完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

西晋灭亡后,317年,南逃的北方士族和南方大族拥立西晋皇族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以建康为都城。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东晋的兴亡

图示历史:与西晋相比,东晋国土面积如何?

国土面积缩小,东晋据守南方

东晋的兴亡

王羲之出身名门世族琅邪王氏。王羲之五岁时,包括琅邪王氏在内的名门大族纷纷随司马睿举族渡江,史称“衣冠南渡”。王羲之的父亲是王旷,东晋大将军王导的堂兄。

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大贵族把持。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

“王与马,共天下”

根据介绍,找出东晋的统治特点。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世家大族与皇帝相互依存

门阀政治

东晋的兴亡

祖逖(266-321),范阳道(qiú)县(今河北泳水)人。西晋末年,祖逖流亡江南,为恢复中原,他自行招募军队,渡江北伐。船到中流,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说:我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复返!跟随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志感动。由于东晋统治者腐朽软弱,偏安东南,北伐不利,祖巡忧愤而死。

刻苦勤奋、胸怀大志、忧国忧民、

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东晋的兴亡

【材料一】:东晋内部各高门大族互相争斗,比拼门第和功绩。例如,桓温想要废除与其相争的殷浩时,上书称殷浩“不能恭慎所任,恪居职次,而侵官离局,高下在心”‌。

【材料二】:祖逖在北渡黄河后,虽然招募到两千人的军队,并逐步扩大战果,但东晋朝廷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信任。相反,朝廷对他的北伐行动采取了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实际上是在拖后腿‌

【材料三】:庾亮出身东晋著名门阀颍川庾氏,是当今皇后的亲哥哥。在与王导的政治斗争中失势后,他提议北伐,目的是通过军功攫取政治资本。虽然庾亮的北伐取得了大捷,但他的主要动机并非纯粹的收复失地,而是为了获得政治主动权‌

思考:东晋时期北伐中原为何最终失败?

内部矛盾和政治斗争‌

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

有的统帅动机不纯,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

多次北伐

统治者偏安南方‌

东晋的兴亡

【材料一】: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沈约《宋书·列传》

【材料二】: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思考:阅读材料,概括东晋北伐的作用?

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东晋的兴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

南朝的政治

东汉

十六国

西魏

东魏

266-316

317-420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304-439

北齐

北周

宋疆域最大

南京六朝古都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西汉《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南朝《宋书》

南方社会安定

政府政策支持

(主要原因)北方人的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自然条件优越

《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试分析原因。

西汉时的江南:荒凉、落后

南朝时的江南:发展、富裕

江南地区的开发

据《齐民要术》等文献记载,东晋南朝时期的饮食有米饭、莲藕、荔枝、鸭卵子、蒸饼、金齑(jī)鲈鱼脍等。

结合王羲之食谱尝试分析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1.耕地面积: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