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练习卷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数字人文”是近年来人文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它将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挖掘、文本分析、可视化呈现等方式,为传统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视角。数字人文的核心在于“跨界融合”——既需要人文学者对文本内涵的深刻理解,也需要技术专家对数字工具的精准运用,二者协同创新,才能推动人文研究的范式转型。
数字人文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在文学研究中,学者可以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作品的词汇频率、句式结构,进而揭示作者的创作风格与思想脉络。例如,通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词汇对比分析,研究者发现后四十回的用词习惯与前八十回存在显著差异,为“曹雪芹原著、高鹗续写”的学术争议提供了数据支撑。在历史研究中,数字人文技术能够整合多源史料(如地方志、档案、书信等),构建可视化时间轴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帮助研究者直观呈现历史事件的时空演变。例如,复旦大学团队利用GIS技术绘制了“丝绸之路贸易路线图”,清晰展示了汉唐时期商品流通的路径与节点。
数字人文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赋能,更在于推动人文研究的“民主化”。传统人文研究往往局限于少数专业学者,而数字人文通过开放数据库、在线协作平台等方式,降低了研究门槛,使普通公众也能参与其中。例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收录了超过3万部中国古代典籍,用户可通过关键词检索、文本比对等功能自主探索经典;“古籍智能整理平台”则允许爱好者上传古籍图片,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文字,辅助整理与校勘。这些实践让人文知识从“象牙塔”走向大众,激发了全民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摘编自《数字人文:让人文研究“活”起来》)
材料二:
数字人文并非万能钥匙,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局限性。尽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但人文研究的复杂性(如情感分析、审美判断、伦理考量)难以被算法完全量化。例如,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不仅需要统计用词频率,更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这对算法提出了极高要求。其次是数据质量问题。数字人文依赖的海量数据(如古籍数字化文本、历史档案扫描件)可能存在录入错误、版本差异、图像模糊等问题,若未经严格校勘与清洗,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偏差。例如,某数据库收录的《论语》版本混杂了宋明理学注疏,若研究者未加甄别,可能误将后世解读当作原文思想。
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至上”倾向。部分研究者过度依赖数字工具,忽视了人文研究的本质——对“人”的关怀与对意义的追问。例如,有学者用情感分析算法统计《诗经》中“悲”“喜”词汇的比例,得出“《诗经》整体情感倾向为悲伤”的结论,却忽略了诗歌的具体语境与文化内涵。这种“见数不见人”的研究方式,背离了人文研究的初心。
如何推动数字人文健康发展?专家建议:一是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鼓励人文学者学习数字技术,技术专家理解人文需求,培养“既懂人文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建立数据质量标准,对古籍数字化、史料整理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三是回归人文研究的本质,在运用数字工具的同时,始终以“理解人、关怀人”为核心,避免技术凌驾于人文之上。
(摘编自《数字人文:机遇、挑战与未来》)
材料三:
数字人文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路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多依赖实物修复与博物馆展览,而数字人文技术能够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生”——通过高精度扫描、3D建模、虚拟现实(VR)等技术,让文物与遗址“活”在数字世界中。例如,敦煌研究院利用高精度数字扫描技术对莫高窟壁画进行毫米级建模,游客可通过VR设备“走进”洞窟,近距离观赏壁画细节,甚至“触摸”飞天衣袂;故宫博物院推出“数字文物库”,收录了超过10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与三维模型,用户可在线放大观察文物的纹理与工艺,感受中华文化的精妙。
数字人文还促进了文化遗产的“全球共享”。通过互联网平台,不同国家的用户都能便捷地访问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例如,法国卢浮宫将馆藏油画数字化后上传至官网,用户可在线欣赏《蒙娜丽莎》的笔触细节;中国“数字丝绸之路”项目整合了沿线国家的文物数据,构建了跨国文化遗产数据库,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
更重要的是,数字人文让文化遗产保护从“抢救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测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英语期中考试.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英语四月调考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三语文四月调考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高三英语一模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docx
-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docx
- 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英语高考适应性练习卷.docx
- 2024年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新闻传播学理论).docx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卷.docx
- 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省级以上).docx
- 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市地以下).docx
- 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市地以.docx
- 2024年国家开发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真题.docx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docx
- 202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英语高考冲刺卷(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