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月考全真模拟试卷.docxVIP

2025年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月考全真模拟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月考全真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请根据语境,为下面句子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并没有慌乱,而是沉着应对,展现了非凡的_________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A.果断B.勇敢C.聪明D.坚韧

2.下面句子中有两个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培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2)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4-7题。

秋天的怀念

母亲总是佝偻着背,深陷的眼窝里藏着无尽的慈爱。秋天来了,母亲最担心的就是我。她知道我的脾气,知道我不喜欢这个季节。

“娘,让我出去走走吧。”我说。

“外面冷,多穿点衣服。”母亲一边说着,一边帮我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

我去了北院,那里有几棵老槐树,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得金黄。我坐在树下,看着叶子一片片落下,心里却充满了莫名的忧伤。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她悄悄地跟在我身后,想跟我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突然,母亲病倒了。她躺在炕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我守在她的身边,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担忧。她拉着我的手,轻轻地说:“你要好好生活啊……”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我看着母亲苍白的脸,心里难受极了。我想,她可能熬不过这个秋天了。

母亲最终还是走了。我跪在她的面前,哭喊着她的名字,可她却再也听不见了。我多想让她再看看我,再摸摸我的头,可她却永远地离开了我。

秋天又来了,我又坐在了那棵老槐树下。看着叶子一片片落下,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她佝偻着背,深陷的眼窝里藏着无尽的慈爱。我知道,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4.文章围绕“秋天的怀念”,回忆了母亲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5.“我”在北院看到落叶时,“心里却充满了莫名的忧伤”,结合上下文,分析“我”为何会感到忧伤。

6.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7.结合全文,谈谈你如何理解“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予幼时,家贫,无书致读,_________(形容词作动词)

(2)假诸人而后见也,_________(代词,别人)

(3)有司业、博士为之师,_________(表转折,却)

(4)其业有不精,_________(难道)

9.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10.作者在对比中说明了什么道理?

11.你认为今天的学习条件和作者当年相比有哪些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条件?

四、写作

12.请以“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那一次,我懂得了坚持/那一次,我懂得了关爱/那一次,我懂得了感恩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2.病句一:“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培养”搭配不当,改为“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病句二:成分赘余,“增强了”改为“提升了”或删去“也”。

3.(1)沉舟侧畔千帆过

(2)落红不是无情物

(3)在乎山水之间也

(4)人间万事皆艰难

4.(1)母亲帮我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担心我出去受凉。(2)母亲病倒,拉着我的手,嘱咐我要好好生活。(3)母亲去世后,“我”跪在母亲面前哭喊。

5.“我”喜欢秋天,但又不喜欢单调的萧瑟,坐在树下看落叶,联想到母亲的病痛和即将到来的离别,内心充满悲伤和无奈。

6.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通过描写母亲佝偻的背、深陷的眼窝,表现了母亲年迈体弱、一生操劳的形象,也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7.母亲虽然离开了,“我”却永远记得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07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