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南昌职业大学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2025年南昌职业大学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
【题干1】《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选项】A.比喻B.拟人C.对偶D.拟声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此句通过“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的对称结构形成对偶,同时运用色彩(霞鹜的红色与秋水的蓝色)和空间(天空与水面的交融)的对比,达到画面感与意境的统一,属于典型的对偶修辞。
【题干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错误的是()
【选项】A.之者,王也B.之江水也C.之所谓甚矣D.之尝闻之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之”在文言文中可作结构助词(如A项“之者”表判断)、动词(如C项“甚矣”表强调)或代词(如D项“之尝闻”指代前文),但B项“之江水也”中“之”应作“这”解,与句意不符,实为现代汉语用法。
【题干3】《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流”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选项】A.爱慕B.惊叹C.嘲讽D.憧憬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流”字通过荇菜随水波漂动的动态描写,暗喻女子对心上人的倾慕之情,属于双关手法。若选B项“惊叹”则忽略文本的抒情性,C项“嘲讽”与全诗爱情主题相悖,D项“憧憬”未能体现动作的即时性。
【题干4】《鸿门宴》中“项庄舞剑,其意何在?”的“其”字指代的是()
【选项】A.项羽B.刘邦C.亚父范增D.项伯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此句为范增设问,通过“其”指代自己(亚父范增),暗示项庄舞剑实为试探刘邦态度。若误选A项“项羽”则混淆行为主体,B项“刘邦”与设问对象无关,D项“项伯”属干扰项。
【题干5】《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屈原的哪种思想?
【选项】A.儒家仁政B.道家无为C.墨家兼爱D.屈家求索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求索”直接呼应标题“离骚”(意为离别美人、高洁自守),体现屈原对理想政治的执着追求。A项“儒家仁政”虽符合时代背景,但未突出个体精神特质;B项“道家无为”与“求索”内涵相悖;C项“墨家兼爱”属无关选项。
【题干6】《雷雨》中周朴园与侍萍重逢时说“你太激动了”,这反映了人物关系的哪一特征?
【选项】A.情感隔阂B.暴露秘密C.矛盾激化D.情感释放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周朴园用“激动”掩饰对侍萍的愧疚,实为情感隔阂的体现。B项“暴露秘密”是冲突结果而非直接表现,C项“矛盾激化”需通过后续情节验证,D项“情感释放”与人物克制性格相悖。
【题干7】《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亭亭”描写了哪种修辞效果?
【选项】A.比喻B.拟人C.夸张D.双关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亭亭”本为树木挺拔之态,赋予枇杷树人格化特征,既暗示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又以植物生机反衬家族衰败,属于拟人修辞。A项“比喻”需有明确本体与喻体,C项“夸张”未体现比例夸大,D项“双关”无语义关联。
【题干8】《祝福》中祥林嫂捐门槛赎罪的行为,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哪一现象?
【选项】A.宗教迷信B.道德压迫C.经济剥削D.法律缺失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祥林嫂通过捐门槛试图换取“阴间救赎”,暴露了封建礼教对底层女性的精神控制。B项“道德压迫”侧重行为约束,C项“经济剥削”与捐门槛无关,D项“法律缺失”未直接关联文本主题。
【题干9】《诗经·小雅·鹤鸣》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攻玉”比喻了什么?
【选项】A.互相帮助B.知识迁移C.自我完善D.社会竞争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攻玉”指借助外力打磨美玉,比喻通过他人智慧提升自我,强调知识迁移的互补性。A项“互相帮助”侧重双向互动,C项“自我完善”未体现外部因素,D项“社会竞争”与文本意境不符。
【题干10】《红楼梦》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哪一章节?
【选项】A.第五回B.第三十回C.第四十五回D.第九十七回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此句为太虚幻境对联,点明全书“假语村言”的创作主旨,出现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B项“第三十回”为宝玉挨打情节,C项“第四十五回”涉及王熙凤病重,D项“第九十七回”描写黛玉之死,均与题句无关。
【题干11】《阿Q正传》中阿Q画圆圈自欺欺人的行为,体现了鲁迅批判的哪种国民性?
【选项】A.愚昧麻木B.自欺欺人C.懦弱怕死D.好逸恶劳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