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公司岗位安全责任制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爆破公司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引言:用责任筑起生命的围墙

干爆破这行的人都知道,我们脚下踩着的不只是炸药和雷管,更是一条用安全责任编织的生命线。记得刚入行时,师傅拍着我的肩说:“小周,你手里攥的不是导火索,是几十个家庭的幸福。”这么些年下来,从参与矿山爆破到城市拆除,我愈发明白:爆破公司的安全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把责任刻进骨头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它不是贴在墙上的纸,是护着我们回家的盾。

一、顶层设计:主要负责人是安全责任的”总舵手”

要想一艘船在风浪里不翻,掌舵的人必须心里有航线、手里有准头。爆破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就是这艘”安全之船”的船长。我曾跟着老陈总(某爆破公司总经理)开过一次安全例会,他翻着去年的安全投入台账说:“咱们买检测仪的钱不能省,给员工买保险的钱不能省,因为这些钱省了,命就搭进去了。”这话朴实,却道尽了主要负责人的核心责任。

首先是”立规矩”。主要负责人得牵头制定一整套覆盖全员、全流程的安全责任制度。从爆破设计审批到装药警戒,从器材管理到应急处置,每个环节都要明确”谁来做、怎么做、做不好怎么办”。我见过有的公司制度写得漂亮,可现场操作时却没人知道”盲炮处理该找谁”,结果出了问题互相推诿——这就是顶层设计没做扎实。

其次是”保投入”。安全不是口号,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去年我们公司更新了一批数码电子雷管,虽然初期成本高,但能精准控制起爆时间,减少哑炮风险。主要负责人得算大账:买合格的运输车辆、配专业的检测设备、搞定期的应急演练,这些钱花下去,看着是成本,实则是给企业买”平安符”。

最后是”抓落实”。主要负责人得定期带队检查,不能当”甩手掌柜”。老陈总每个月至少有三天在工地,他常说:“会议室里听汇报,不如蹲在装药点看操作。”有次他发现保管员登记本上雷管编号有重复,当场要求彻查,结果揪出了台账管理的漏洞,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器材流失风险。

二、中枢神经:安全管理人员是责任落地的”监工员”

如果说主要负责人是定方向的,那安全管理人员就是盯着路线走的”导航仪”。我们公司的安全科长王姐,干了十五年,她的笔记本里记着近百条隐患整改记录。有次我问她:“您怎么总能发现问题?”她翻着本子说:“不是我眼尖,是我把每个环节都拆成了’规定动作’,偏离一点就记下来。”

安全管理人员的第一责任是”督执行”。从爆破员的持证上岗到保管员的双人双锁,从运输车辆的安全检查到作业现场的警戒设置,每个环节都要对照制度死磕。去年夏天,有个爆破员图凉快没穿防静电服,王姐当场让他停工,回去换衣服还写了检查。她跟我们说:“静电可能就差那么一丁点儿,可炸起来就是一条命。”

第二是”教技能”。安全培训不能走过场,得把”纸上的制度”变成”手上的本能”。王姐每年组织两次实战演练,有次模拟雷管运输车侧翻,我们按照她教的流程,先设警戒、再转移器材、最后上报,整个过程用了不到20分钟。她说:“演练时手生点没事,真出了事可没机会重来。”

第三是”查隐患”。隐患就像墙角的霉菌,不及时清理就会蔓延。王姐每周带着我们搞”地毯式排查”,大到炸药库的防雷设施,小到爆破员的工具包有没有火种,都要查个遍。有回她发现导爆管的存放湿度超标,立刻联系厂家调整包装,避免了因受潮导致的起爆失败。

三、一线主力:爆破员是直面风险的”操刀手”

爆破员是离炸药最近的人,也是安全责任最直接的承担者。我们公司的老张,干了二十多年爆破,手上的老茧比雷管壳还硬。他常说:“装药的时候,我脑子里得有张’安全地图’,哪步错了,地图就碎了。”

首先是”按规操作”。从领取器材开始,就要核对雷管编号、炸药数量,缺一样都不能出库。装药时要按设计的孔深、装药量来,我刚当学徒时贪快,多塞了两卷炸药,老张一把拽住我:“孔深不够多装药,容易冲炮,飞石能砸死人!”后来我才知道,冲炮事故里,70%都是因为不按设计装药。

其次是”全程检查”。装药前要查炮孔的角度、深度,连线时要查导爆管有没有破损,起爆前要查警戒范围有没有遗漏。有次我负责连线,老张蹲在地上用放大镜看接头,我笑他太小心,他说:“去年邻县就是因为接头没接紧,结果只爆了一半,排哑炮的时候伤了人。”现在我自己操作时,也养成了”看三遍”的习惯:装药前看、连线后看、起爆前再看。

最后是”应急处置”。万一出现哑炮,爆破员得知道怎么处理。老张教过我:“哑炮处理要等至少15分钟,然后沿线路检查,别想着自己拆雷管,得上报等专业人员。”有次我们在山区爆破,有个炮孔没响,老张带着我远远标记,等厂家技术人员来处理,避免了盲目操作的风险。

四、后勤保障:保管员是器材安全的”大管家”

炸药库的铁门一锁,保管员手里的钥匙就沉甸甸的。我们公司的保管员李姐,五十多岁了,每天早晚两次清点库存,雷打不动。她常说:“炸药雷管不是土豆白菜,少一盒都可能出大事。”

首先是”管进出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