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课堂笔记】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7课 听听,秋的声音 部编版.docxVIP

【学霸课堂笔记】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7课 听听,秋的声音 部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

1.本文共有()个小节。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把汉字与正确的读音用直线相连。

抖蟋蟀振韵掠吟辽阔

zhènyùndǒulüèxīshuàiyínliáokuò

4.在课文中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

歌韵叮咛歌吟掠过道别辽阔匆匆饱满

5.理解词语。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中“叮咛”的近义词是()。

A.叮问B.叮嘱

6.思考题:这是一首____诗,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运用___来刻画声音,十分具有感染力。

7.选择题。(多选)

本诗从哪些方面写了秋的声音?()

A.具体可感的声音,如第1~3小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等声音。

B.可心领神会而不可听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如最后两小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8.雁是一种大型游禽、每年春分后飞回____繁殖,秋分后飞往____越冬。中国常见的有____、____、____等。

9.第①节中“大树抖抖手臂”“黄叶道别”,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

10.你从“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中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简介

毕国瑛女,山东人。当代诗人。1980年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结业,留校在附小任教师5年。文学成就∶上海少年报社《童话报》编辑部编辑。代表作品∶《我们和青春对话》、《听听,秋的声音》。

资料链接

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在蟋蜂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

雁大型游禽。形略似家鹅。嘴宽而厚,末端所具嘴甲也较宽阔。喙缘有比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毛颜色相似,多以淡灰褐色为主,并布有斑纹。群居水边。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亦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中国常见的品种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多音字

bì(失之交臂)

bei(胳臂)

造句:他因为锻炼时胳臂(bei)受伤,与这次运动会失之交臂(bì)。

bié(告别)

biè(别扭)

造句:我和小丽闹了别(biè)扭,他一气之下不告而别(bié)。

近义词

道别—告别叮咛—叮嘱掠过—拂过辽阔—宽阔

匆匆—匆忙震动—振动绽开—裂开

反义词

告别—迎接辽阔—狭窄匆匆—缓缓绽开—闭合

词语搭配

(暖暖)的叮咛(辽阔透明)的音乐厅(饱满)的谷粒(匆匆)地来

词语积累

【道别】告别。造句:小明要搬家了,他来和我道别。

【歌韵】好听的歌声。

【掠过】轻轻擦过或拂过。造句:风掠过树梢,卷起片片秋叶。

【辽阔】宽广;空旷。造句:我国的疆土十分辽阔,资源也很丰富,是人们美好的家园。

【唰喇】文中用作拟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造句:秋风吹得树叶哪响地响。

【叮咛】反复地嘱咐。造句:母亲叮咛了很多遍,还是不放心要出远门的儿子。

【歌吟】歌唱,吟咏。造句:中秋之夜,歌吟赏月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造句:上班的路上,行人大多脚步匆匆。

诗中写了哪几种声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秋天的声音的?第五小节如何理解?

句段详解

难点解析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唰唰”,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描写了秋天落叶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描写了蟋蟀的声音。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追”“叮咛”这两个词可知,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雁边飞边鸣的声音。】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这是秋风的声音。我们仿佛看到,秋风所到之处,一派丰收的景象: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满,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描写了秋天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音。

号召我们去感受秋天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这一节运用排比的手法,说明了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此处写到的声音是一种只可心领神会而不能听见的声音。】

写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写秋天来去匆匆。

1.第①节中“大树抖抖手臂”“黄叶道别”,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想象一

文档评论(0)

稳如老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一线教育领域十五年。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