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试题(含解析)2023-2024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试题(含解析)2023-2024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88分)

1.(2023·江苏南通如皋中学高一期末)黄遵宪评论清政府:“其所用之人,所治之事……比前又甚焉……然后乃知,变法之诏,第为辟祸全生,徒以媚外人而骗吾民也。”黄遵宪意在()。

A.谴责洋务运动仅学技术

B.批评戊戌变法用人不当

C.揭露清末“新政”欺骗国人

D.指出辛亥革命的阶级局限

2.(2023·甘肃张掖高一统考)兴中会宣言指出:“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由此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目标是()。

A.民主共和 B.拯救中国

C.资本主义 D.思想启蒙

3.(2023·湖南高一期中)武昌起义后武汉军政府采用“铁血十八星旗”和“黄帝纪元”,到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五色旗”“民国纪年”,中国实现了单一汉族建国(建立汉族共和国)向五族建国(建立多民族共和国)的转变。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族独立的任务已完成

B.满汉民族矛盾已解决

C.中国近代民族意识增强

D.中国政治民主化实现

4.(2023·青海西宁高一统考期末)1912年春节,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张贴的春联内容为“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一现象()。

A.反映了清政府统治基础的牢固

B.直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全面爆发

C.加速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进程

D.表明辛亥革命在思想解放上不彻底

5.(2023·江苏南通高一统考期末)下图为创作并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的是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成为“最新陈列品”。这反映了作者()。

A.受到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B.期待建立民主共和新政体

C.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D.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6.(2023·辽宁沈阳高一期末)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中国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7.(2023·江苏扬州高一统考期末)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共和国,引进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机制,但是很不成功,造成了北洋军阀混战、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人民生活困苦的局面。该学者意在说明()。

A.西方民主政治在中国行不通

B.辛亥革命为走向共和创造了条件

C.军阀混战导致辛亥革命失败

D.辛亥革命造成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8.(2023·江苏扬州高一统考期末)《蒙古农民》(1925年创刊)创刊号记载:“张才去,吴又来。街上死人无人埋!”“张又来,吴又去,前后唱的一台戏!”据此可知该杂志()。

A.记录了蒋介石政府的民族政策

B.宣传了局部抗战的必要性

C.揭露了军阀混战的黑暗现实

D.展现了农民在革命中的力量

9.(2023·吉林白城高一统考期末)下表所示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外交状况。由此可见,当时的北洋政府()。

时间

外交活动

1917年

宣布参加一战,取消德国在华特权

1919年

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

1921~1922年

提出废除“关税自主”“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不平等特权

1926年

强硬废除《中比通商条约》

A.坚决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侵略

B.已摆脱列强代理人身份

C.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

D.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作

10.下图反映的是1912年和1921年的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1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据此可知,此时的陈独秀认为()。

A.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

C.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D.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二、非选择题(12分)

12.(12分)(2023·河北高一校联考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晚清政府的改革

时间

改革

鸦片战争后到甲午中日战争前

新设的政治机构和新官职主要有: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海关总税务司以及南北洋通商大臣

1898年

光绪帝诏令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各衙一切事宜,并归内阁及六部分办。同时增设农工商总局,设立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

1901~1906年

1901年,清廷谕令:“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