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试(含解析) --高一上册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试(含解析) --高一上册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19世纪70年代,日本将“Science”译为“科学”;四十几年后,“科学(Science)”一词开始成为中国时尚词语。与这两个语言现象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某同学在整理知识时,设计了富有创意的结构图。该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最有可能是(???)

A.清政府统治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特点的是

A.东西互动、共同发展 B.源源而入、节节嬗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制度救国、文化西化

4.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申报》登载的部分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果汁牛肉

??凡士林生发香膏

??飞鹰老牌炼乳

??亨茂汽车公司

A.《申报》以经营广告业务为主 B.工商企业开启新的营销方式

C.社会生活呈现丰富多彩局面 D.国人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5.清末民初近代工业发展统计(部分)。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

民营资本占比(%)

1894年

1912年前后

1920年前后

工矿交通业

38.2

70.9

79.8

银行业

0

27.5

51.4

资本年平均增长率(%)

1894—1913年

1913—1920年

民营企业

15.08

10.54

官办企业

14.54

3.81

A.为共和政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B.官商共进,私人投资更活跃

C.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影响 D.形成轻重工业并重的态势

6.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他在家乡通州(今江苏南通)开办了大生纱厂、大达轮步(步即局)公司等多家企业和通州民立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南通纺织专科学校等多所学校,使通州逐渐成为苏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这表明(???)

A.实业救国成为时代主流 B.实业和教育促进了城市发展

C.政府鼓励促进经济发展 D.名人效应使近代化迅速发展

7.1903年梁启超指出先前推崇的美国政治不过是纸面上的概念和主观想象,真实的美国政治则令人大失所望;1950年钱穆批评某些近代中国学者,常把西洋现成名词硬装进中国,并不是实事求是。这反映了近代仁人志士

A.向西方学习程度不断深化 B.对西方的认识趋于理性

C.沉迷于对西方的盲目推崇 D.推动了西学的广泛传播

8.1923年陈独秀说:“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但以革命运动中主要分子而论,却大部分不出于纯粹的资产阶级,而属于世家官宦堕落下来非阶级化之士的社会;这种非阶级化的‘士’之浪漫的革命,不能得资产阶级亲密的同情。”此评论意在强调

A.争取资产阶级参加革命

B.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C.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无关

D.国民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9.1922年,梁启超指出:“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这种心理……虽然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由静而动的那点机势,谁也不能不说他是进化。”梁启超认为,当时中国()

A.进步与反动的思想斗争激烈 B.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

C.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并存局面 D.社会进化思想已成时代共识

10.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由“黄金时期”转为萧条的原因之一是(????)

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 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 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

11.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知识分子高呼:“我国青年……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投一国于世界潮流之中……潮流所及,莫之能违。于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的是

A.西方文明的普世价值 B.历史发展潮流不可违背 C.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D.青年应当具备国际视野

12.中国历史上曾用过皇帝年号纪年、黄帝纪年、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如按中华民国纪年算,公元1949年应是

A.民国28年 B.民国37年 C.民国38年 D.民国39年

13.鸦片战争的炮声震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西学的浪潮冲击着古老的华夏文明。近代中国经历了“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以俄为师”的演进过程。这种演进过程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经济 B.救亡图存

C.中体西用 D.反对专制

14.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只打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