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邻里绿化养护协议范本
一、总则:以绿为媒,共筑和谐家园
住在同一栋楼、同一排房的邻居们,推开窗能看到楼下的绿树成荫,走过单元门能踩过软乎乎的草坪,这样的生活谁不向往?可这些年,我在社区工作里见了太多因绿化养护起的矛盾——张阿姨家的月季枝桠越过围墙压坏了李叔的菜苗,王哥家窗外的梧桐落叶堆在刘姐门口没人扫,还有楼上住户往楼下绿地扔烟头烧出斑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轻则红着脸吵几句,重则闹到居委会甚至对簿公堂。
其实说到底,绿化养护就像家里的家务活,得有个“分工清单”和“规矩章法”。这份《邻里绿化养护协议》,就是要给咱小区的花花草草“找家长”,让每片叶子、每丛灌木都有负责的人,更让邻居们明白:护绿不是某个人的事,是咱共同的“家庭作业”。
二、协议主体:明确“参与人”,划清“责任田”
2.1协议双方基本信息
甲方:[小区名称][楼栋号][单元号]住户代表(以下简称“甲方”),包含本单元1层至[X]层共[X]户居民(具体户号:101、102、…、X0X)。
乙方:[小区名称][楼栋号][单元号]公共绿地管理方(以下简称“乙方”,若为物业托管则填写物业公司名称;若为自管小区则填写业主委员会名称)。
(注:若涉及跨楼栋共享绿地,可增加丙方为相邻楼栋住户代表,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与主体数量。)
2.2绿地范围界定
本协议所指“绿化区域”分为两部分:
(1)公共绿地:单元楼门前至围墙范围内的草坪、行道树、景观花坛(具体以小区规划图中“公共绿化区”标注为准,面积约[XX平方米]);
(2)私人养护区:各住户阳台、窗台、一楼庭院内自行种植的花卉、绿植(需提前向乙方报备种植品种及范围,不得超出房屋产权所属的围护结构)。
举个实在例子:咱们这栋楼3单元,一楼102户李姐家的小院子,从院墙边到窗户下2米内是她的私人养护区;而院墙外到单元门台阶之间的草地,就是公共绿地,归大家一起管。
三、养护内容:细化“任务清单”,告别“踢皮球”
3.1公共绿地养护标准(甲乙双方共同责任)
公共绿地就像咱们单元的“客厅”,得大家一起收拾才体面。具体养护任务按周期细化如下:
日常维护(每日/每周):
每日早7:00前,由当周轮值住户(按户号顺序每7天轮换1户)检查绿地内是否有垃圾、宠物粪便、烟头,发现后及时清理(可用自备小铲子、垃圾袋,乙方需在绿地角落设置1个微型垃圾桶);
每周三上午9:00-10:00为“集体浇水日”,由乙方提供水管(若小区有绿化专用水管则使用,无则由乙方协调外接),每户派1人参与(行动不便的老人可委托邻居代劳),浇水需覆盖所有草坪、灌木根部,避免积水;
每月第1个周六为“联合修剪日”,乙方提前3天通知,由乙方提供修枝剪、草坪机等工具(需提前检查工具安全性),重点修剪行道树下垂超过2米的枝桠(避免遮挡楼道采光)、灌木超出绿地边线10厘米的部分(保持整齐度)。
季度专项(每3个月):
春季(X-X月):乙方联系专业人员对绿地土壤进行疏松(深度约15厘米),并撒播草种填补斑秃区域(优先选择本地耐踩踏草种);
夏季(X-X月):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常见虫害(乙方采购生物农药,由轮值住户按说明书喷洒,喷洒后需在绿地周边设置“已喷药,24小时内勿近”提示牌);
秋季(X-X月):清理落叶并集中堆肥(堆肥点设在绿地角落隐蔽处,避免异味扩散),对耐寒性差的绿植(如三角梅、绿萝)覆盖保温膜;
冬季(X-X月):检查行道树树干是否有开裂(用麻绳缠绕保暖),草坪停止浇水(避免结冰打滑)。
3.2私人养护区管理规范(住户单方责任)
自己家的“小花园”也不能太“放飞”,得守几个基本规矩:
种植品种需提前向乙方报备,禁止种植带刺植物(如玫瑰、枸骨)、攀援性过强植物(如爬山虎、凌霄)、有异味植物(如石楠、夜来香);
绿植高度不得超过围墙/护栏顶部30厘米(一楼庭院),阳台盆栽不得伸出栏杆外(避免坠落伤人);
若私人绿植影响公共区域(比如枝桠越过围墙压坏公共草坪),住户需在3日内自行修剪,逾期未处理的,乙方可代为修剪(费用由该住户承担);
禁止向私人养护区外喷洒农药(如确需除虫,需使用低毒药剂并提前24小时告知相邻住户)。
上周我刚调解了一个例子:201户陈哥种了棵葡萄藤,藤蔓爬到301户王姐家阳台,把晾衣绳都压断了。按协议里这条,陈哥就得主动修剪,要是不管,物业可以直接剪,钱还得陈哥出——这规矩不是针对谁,是为了大家都方便。
四、权利与义务:既要“尽责任”,也要“受保护”
4.1甲方(住户)权利义务
权利:
对公共绿地养护方案有建议权(可通过单元微信群、线下会议提出,乙方需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
对乙方未履行养护义务的行为有监督权(如发现公共区域杂草超过15厘米未清理,可拍照留存并向乙方投诉);
享受公共绿地带来的环境权益(如遮阴、降噪、观赏等)。
义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