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大单元教学】+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中
国
历
史
学习目标一:郑和下西洋——扬威异域,厚往薄来
学习目标二、戚继光抗倭——荡涤海疆,保境安民
学习目标三、援朝战争——唇亡齿寒,仗义执言
学习目标四、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觊觎澳门,巧取租借
CONTENTS
目录
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民族英雄指的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总结
06
课堂练习
07
作业布置
素养目标
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
素养目标:
(1)通过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了解郑和下西洋涉及的地理范围,在具体时空条件下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感受郑和下西洋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重点、难点)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事迹,认识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新知导入
在今天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公庙”,马来西亚有“三宝山”,印度尼西亚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
“三宝是明朝航海家郑和的小名,这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什么用郑和的名字来命名地名和庙宇呢?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庙
整体感知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368——1840)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86
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91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97
第18课清朝的边疆治理
102
第19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10
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16
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21
本课在本单元定位:对外关系
整体感知
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明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有哪些?从中可以看出对外交往的方式有何变化?出现变化的因素?
郑和下西洋
对外关系
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
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战争冲突
友好往来
国力强盛
国力衰弱
part01
学习目标一、郑和下西洋
——扬威异域,厚往薄来
PART
01
上联:宝船破浪,万里航程宣国威
下联:厚往怀柔,千秋盛举睦邦交
横批:航海先驱
云南人(回族)
三保(宝)
辅佐明成祖朱棣
宦官
原姓马,赐姓郑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从小就和父亲熟悉海洋,向往航海。
12岁成为太监,14岁被送往侍奉燕王朱棣。他知识丰富,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在朱棣争夺帝位中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被赐“郑”姓,世称“三保(宝)太监。
【自主学习】根据郑和简介,归纳:
为什么郑和能够担当远航的重任?
海洋知识丰富
熟悉情况,便于各国交往
精忠报国,深得皇帝信任
经历磨难,性情坚毅
熟悉海洋
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
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2岁成为太监
1.郑和其人
新知讲解
何为“西洋”?
西洋是我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婆罗洲(即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南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