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氨的用途和作用
一、农业领域的核心作用
氨在农业生产中扮演基础原料角色,主要通过转化为氮肥或直接施用满足作物对氮元素的需求。
1、氮肥生产的基础原料
氮肥是农业增产的关键投入品,全球约80%的氨用于氮肥制造。氨可与不同物质反应生成多种含氮肥料:
(1)尿素生产:氨与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含氮量约46%),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固体氮肥。某化肥企业年产尿素装置中,每生产1吨尿素需消耗约0.5吨液氨。
(2)铵态氮肥:氨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含氮约21%),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铵(含氮约12%-18%),这类肥料水溶性好,可快速被作物吸收。
(3)硝态氮肥:氨经催化氧化生成硝酸,再与氨中和得到硝酸铵(含氮约35%),适用于需氮量高的叶菜类作物。
2、直接施用的液态氨肥
在土壤条件适宜的地区(如透气性好的砂壤土),液氨可通过专用施肥机直接注入土壤深层(深度约15-20厘米)。液氨含氮量高达82%,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品种。实际应用中需注意:施用后需立即覆土,避免氨挥发损失;土壤湿度需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过干或过湿都会降低肥效。
二、化工生产的关键中间体
氨作为含氮化合物的基础原料,广泛用于合成多种化工产品,是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的重要桥梁。
1、含氮化合物合成
(1)含氮聚合物:氨参与生产己内酰胺(尼龙6的原料)、己二胺(尼龙66的原料)等单体。例如,己内酰胺生产中,氨作为中和剂调节反应pH值,每生产1吨己内酰胺约消耗0.05吨液氨。
(2)含氮无机盐:如硝酸铵(炸药原料)、氯化铵(电池电解质添加剂)、碳酸氢铵(食品膨松剂原料)等,均以氨为初始反应物。
2、医药与染料制造
医药领域,氨用于合成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维生素B1等中间体。例如,磺胺嘧啶生产中,氨与对氨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关键中间体。染料工业中,氨参与制造偶氮染料(如直接耐晒黑G)和蒽醌染料(如分散蓝2BLN),通过胺化反应引入氨基基团,提升染料的着色力和稳定性。
三、工业制造的特殊应用
氨在金属加工、电子工业等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利用其还原性和提供氮源的特性。
1、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渗氮工艺是典型应用:将金属工件置于氨分解的环境中(温度约500-600℃),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氮原子渗入金属表层,形成氮化层(厚度约0.1-0.5毫米)。这种处理可显著提高钢铁表面硬度(HV可达900-1200)、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广泛用于齿轮、轴类等机械零件。实际操作中需控制氨分解率(通常30%-50%),分解率过低会导致渗氮层过薄,过高则可能产生脆性相。
2、电子工业清洗
在半导体制造中,氨水(氨的水溶液)用于清洗硅片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和金属杂质。氨水与过氧化氢、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典型比例1:1:5)形成SC-1清洗液,通过碱性环境促进有机物分解,同时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去除金属离子。清洗温度一般控制在70-80℃,时间约10-15分钟,可有效将硅片表面颗粒数降低至每平方厘米0.1个以下。
四、制冷领域的传统应用
氨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工业制冷剂之一,至今仍在大型冷库、化工装置中发挥作用。
1、氨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氨制冷利用其相变特性: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汽化(沸点-33.5℃),生成的氨气被压缩机压缩(压力升至1.0-1.5兆帕),高温高压的氨气在冷凝器中放热液化,循环往复实现制冷。某肉类加工厂的大型冷库采用氨制冷系统,制冷量可达500千瓦,可将库温稳定控制在-18℃以下。
2、与其他制冷剂的对比
与氟利昂(如R22)相比,氨的优势在于:(1)环保性:ODP(臭氧消耗潜值)为0,GWP(全球变暖潜值)接近0;(2)经济性:氨的价格约为氟利昂的1/5-1/3;(3)制冷效率高: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高约30%。但氨具有毒性(浓度超过30ppm可刺激呼吸道)和可燃性(爆炸极限15%-28%),因此系统需配备泄漏报警装置和通风设施,操作工人需经过专业培训。
五、环保与能源领域的新兴用途
随着技术发展,氨在污染物治理和能源存储方面的潜力逐渐被挖掘。
1、烟气脱硝还原剂
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等排放的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氨可作为还原剂通过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反应条件为温度300-400℃,催化剂(如V2O5-TiO2)存在下,氨与NOx的摩尔比控制在0.8-1.2:1。某电厂应用该技术后,NOx排放浓度从500毫克/立方米降至50毫克/立方米以下,满足最新环保标准。
2、氢能载体的潜在价值
氨的含氢量高达17.6%(质量比),是液氢的1.5倍,且常温下加压(约1兆帕)即可液化,便于储运。通过氨分解制氢(反应式:2NH3→N2+3H2),可作为氢能的中间载体。目前该技术处于示范阶段,某实验装置的氨分解率已达99%,产氢纯度超过99.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