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细则.docxVIP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细则.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本细则。本细则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坚持“儿童为本、文化为根、生活为源、游戏为乐”的原则,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了解主要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的名称、时间及简单习俗。

2.认识一些常见的传统符号、动植物(如龙凤、熊猫、梅花、竹子等)及其象征意义。

3.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形式,如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绘画、手工艺等。

(二)情感目标

1.萌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之情,乐于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和文化体验。

2.感受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体验与同伴、教师、家长共同庆祝的快乐。

3.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技能目标

1.学习一些简单的传统儿歌、童谣、民间故事,能进行模仿表演。

2.尝试制作简单的传统手工作品(如剪纸、泥塑、灯笼、中国结等)。

3.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运用简单的传统礼仪用语和行为规范。

三、适用对象

本园全体在园幼儿,兼顾教师与家长。

四、组织领导

1.成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保教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与督导评估。

2.明确职责分工:

*园长:总体负责,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

*保教主任:制定活动方案,组织教师培训,指导活动开展,检查活动落实情况。

*教研组长:组织教研活动,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总结推广优秀经验。

*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具体实施班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观察记录幼儿表现,及时反馈调整。

五、活动内容与要求

(一)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1.春节:感受团圆、喜庆氛围,了解贴春联、放鞭炮(安全模拟)、吃年夜饭、拜年、收压岁钱等习俗;学唱新年歌曲,制作简单的新年饰品(如窗花、灯笼)。

2.元宵节:了解赏灯、猜灯谜、吃汤圆(或元宵)的习俗;组织猜灯谜活动,品尝汤圆,学做简易灯笼。

3.清明节:初步了解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节日,感受春天的气息;参与踏青、放风筝(或制作风筝)等活动,了解插柳、扫墓(简化为献花)等习俗。

4.端午节:了解纪念屈原的传说,认识粽子、艾草、菖蒲;参与包粽子(模拟或协助)、系五彩绳、挂香囊等活动。

5.中秋节:感受团圆美满,了解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品尝月饼,讲述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制作月亮相关手工作品。

6.重阳节:了解敬老爱老的传统,组织幼儿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表演节目),学唱敬老歌曲。

*要求:每个传统节日前,班级教师应提前规划,准备相关教具、学具和环境布置;活动形式以游戏、体验、故事、绘画、手工为主,注重幼儿的参与和感受。

(二)民俗文化教育

1.民间文学:收集并讲述适合幼儿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如《孔融让梨》、《猴子捞月》);教唱传统童谣、民歌(如《茉莉花》、《小兔子乖乖》改编版)。

2.民间游戏:组织幼儿玩传统民间游戏,如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滚铁环(简化版)、拍手歌等,发展动作协调性,体验合作乐趣。

3.传统手工艺:引入简单的传统手工艺活动,如剪纸(安全剪刀、简单图案)、折纸、泥塑、编织(中国结简化版)、制作香囊等,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饮食文化教育

1.认识中国传统特色食物,如饺子、面条、月饼、粽子、汤圆等,了解其与特定节日或地域的关联。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幼儿参与简单的食物制作过程,如包饺子、搓元宵,体验劳动乐趣,了解饮食卫生。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爱惜粮食。

(四)传统美德教育

1.结合经典故事、儿歌、情景表演等形式,向幼儿渗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的初步概念。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礼仪规范,如待人接物、问候师长、分享合作等。

(五)传统艺术启蒙

1.书法与绘画:欣赏中国书法、国画作品的韵味;提供毛笔、宣纸(或毛边纸)、墨汁(或水彩替代),让幼儿进行涂鸦式的尝试,感受线条与色彩的变化。

2.传统音乐与舞蹈:欣赏民族乐器演奏(如古筝、二胡、笛子)和传统舞蹈片段(如秧歌、京剧身段);学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学习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

六、实施途径与方法

(一)一日生活渗透

1.晨间活动:播放传统音乐、童谣,组织幼儿进行民间游戏。

2.区域活动:在美工区、建构区

文档评论(0)

素心如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脑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