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世说新语》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志人小
说集,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善于
塑造人物,有文学、史学价值。;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感受古人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了解“谦辞”“敬辞”,积累并学会应用。;
陈太丘与友期行;
解题
陈太丘:名陈是shí,因曾任太丘县长,所以后世称“陈太丘”。把官名用作敬称称人是古代的一个习惯。
“期行”:相约同行。;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1)(1元充年时七刿,外外/戏。
(2)(2待群君不连不至,去己去。
(3)(3君家罗糊居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到舍弃离开才
过了正午时分友人没有到,陈太丘舍弃(他)而离开,离开后(友人)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芳当时年龄为七岁,在门外嬉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元芳:“令尊在否?”;
通假字
“通假”指通用、假借,即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教材注释的格式是:某,同“某”。
“不”同“否”
通假字本字通假字读本字“否”的音。;
到离开语气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元芳)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您没有来,已经离开了。”友人就生
气
地说:“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动作偏指一方舍弃???
今义:托付;任命;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相约在正午时分。
这就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正午时分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没有回头看。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牵引回头看;
引
(甲骨文)(金文)(小篆)
《说文解字》:引,开弓也。
引申
本义:拉弓牵,拉。;
“页”
(甲骨文)(金文)
页,头。含“页”的字多与“头”有关。
如颠(头顶)、颜(脸)、领(脖子)、颈(脖子或脖子前部)、项(脖子后部),顾(回头看)。;
“君”“家君”“尊君”的称谓
尊君在不君与家君;
问题探究,深入理解。;
对话背景:友人过中不至
客人无信
对话内容:客人无礼
元方:回击父友
对话结果: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两句与主体故事没有直接关系,能删去吗?;2.本篇出自《世说新语·方正》。“方正”指品行刚正,不怕因坚持做正确的事而得罪人。文中怎样体现了元方的“方正”?
(1)陈太丘依约行事,过时即去。
(2)七岁小儿也知道要守时守信。
(3)元方坚决回击“对子骂父”的父友,辩驳有理有据,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3.你对友人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具体说说。
“期日中,过中不至。”无信
“对子骂父”→无礼
“尊君在不”→用语文雅,有文化
“怒”→性格急躁
“惭”“下车引之”知错就改;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敬(而)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正色)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结合故事情节,分角色朗读课文,代入
不同人物的语气特点。;
4.友人知错了,元方却“入门不顾。”元方这
样是否失礼?
失礼:元方批评父友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对长辈
要恭敬有礼,对已知错的父友不应苛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