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53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具体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即存在明确的用药史,且在用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二)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用药史、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信息。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致病药物类型、临床症状发生率、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
二、结果
(一)性别与年龄分布
在15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男性患者68例,占比44.4%;女性患者85例,占比55.6%,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
患者年龄分布在18-82岁之间,其中18-30岁患者23例,占比15.0%;31-50岁患者65例,占比42.5%;51-70岁患者48例,占比31.4%;71岁及以上患者17例,占比11.1%。可见,31-50岁年龄段的患者数量最多。
(二)致病药物类型
抗生素类药物: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共有42例,占比27.5%。其中,青霉素类12例,头孢菌素类18例,喹诺酮类8例,大环内酯类4例。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共35例,占比22.9%。
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等,有28例,占比18.3%。
中药及中成药:20例,占比13.1%,涉及多种中药成分。
其他药物:包括抗肿瘤药、抗真菌药、激素类药物等,共18例,占比11.8%。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
常见临床症状:乏力102例,占比66.7%;食欲不振88例,占比57.5%;恶心呕吐65例,占比42.5%;腹痛腹胀53例,占比34.6%;黄疸42例,占比27.5%。
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脏肿大,共38例,占比24.8%;少数患者有脾脏肿大,7例,占比4.6%。
(四)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15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轻度升高(1-3倍正常值上限)45例,占比29.4%;中度升高(3-5倍正常值上限)68例,占比44.4%;重度升高(5倍正常值上限)40例,占比26.2%。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142例患者升高,占比92.8%,升高程度与ALT类似。
血清总胆红素(TBIL):78例患者升高,占比51.0%,其中轻度升高32例,中度升高28例,重度升高18例。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分别有65例和72例患者升高,占比42.5%和47.1%。
(五)诊断与治疗
所有患者均根据用药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立即停用可疑致病药物,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等。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卧床休息、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经过治疗后,145例患者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缓解,治愈率为94.8%;8例患者因病情严重,出现肝功能衰竭,转至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三、讨论
(一)药物性肝损害的性别与年龄差异
本研究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这可能与女性体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31-50岁年龄段患者较多,可能是因为该年龄段人群用药机会相对较多,如工作压力大导致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或因感染等疾病使用抗生素等。
(二)致病药物的特点
抗生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结核药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药物类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常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使用人群广泛,且部分患者可能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的疗程较长,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毒性较大,容易引起肝损害。
中药及中成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也不容忽视,这可能与中药成分复杂、炮制不当、配伍不合理以及患者自行用药等因素有关。
(三)临床症状与诊断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要依据,ALT、AST等指标的升高可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在诊断过程中,需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排除其他肝损害原因,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与预防
立即停用可疑致病药物是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关键措施,同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对于严重病例,需及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为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用药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模型构建与多维度试验探究.docx
- 光电振荡器输出混沌激光特性的多维度剖析与应用拓展.docx
- 集输环境下CO₂驱油产出流体物性的多维度解析与关键影响因素探究.docx
- 认知入景视角下现代汉语名词修饰语的功能与语序漂移探究.docx
- 以民主协商为翼: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层探索.docx
- 从虚实之间洞察:《世说新语》非实录性的多维剖析与溯源.docx
- 潜水器双转裙对接装置样机:研制、关键技术与实验验证.docx
- GPS变形监测技术及其预报模型:原理、构建与多元应用.docx
- 经胸超声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docx
- 环境基质对克氏原螯虾生存影响的多维度探究.docx
- 基于分子数据解析7个亚纲级纤毛虫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docx
- 牡丹育种技术的多维度解析与杂交一代遗传多样性探究.docx
- 水下变结构金刚石绳锯机关键技术研究与研制实践.docx
- 基于SolidWorks的数控卧式车床模块化设计系统: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docx
- 从《洪堡的礼物》看女性形象的矛盾交织与自我追寻.docx
- 小檗碱与甲基莲心碱:人成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及机制探秘.docx
- 邻面开口式烤瓷冠修复烤瓷固定桥桥体崩瓷可行性的多维度探究.docx
- 金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问题剖析与优化路径.docx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的实验与机理探究.docx
- 碳纤维导电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与机理深度剖析.docx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