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地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docxVIP

河北省部分地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密★启用前

2025年9月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张说奏请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强化宰相办事机构。同时,为应对边疆危机,设节度使统辖数州军事。天宝年间,节度使渐兼采访使、营田使等职,集军、民、财权于一身。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郡县形同虚设。北宋苏轼论曰:“封建废,而郡县兴。然其弊也,天子之政行于郡而不行于国……唐之失,失于藩镇,非失于郡县也。”据此可知,唐代藩镇问题与郡县制的关系是:

A.郡县制完善导致地方权力萎缩 B.制度变异削弱郡县制中央集权

C.节度使制度是郡县制必然产物 D.唐代郡县制已被藩镇完全取代

2.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采汉法立中书省总理政务,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然《元史》载:“虽仿汉制,然中书省长官皆以蒙古、色目人为主,汉官多副贰。”至元后期,阿合马、桑哥等权相先后专擅省事,皇太子真金曾言:“财赋非不可理,但当择人。”后成宗时,中书省右丞相哈剌哈孙却“恪守成宪”,政归六部。明初朱元璋斥:“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中书省夤缘为奸。”遂废中书。由此观之,元代中书省的特点是:

A.完全汉化的宰相机构 B.权臣专权的根源所在

C.民族控制下的行政中枢 D.始终发挥积极作用

3.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随即下诏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度,并严令“后世子孙不得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然而,《明史》记载,太祖此后每日批阅奏章多达二百余件,处理政务四百余件,曾对侍臣感叹:“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晚年设四辅官协理文书,未几又罢。据此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A.初步解决权臣威胁 B.导致皇帝过度劳累

C.体现君主专制强化 D.造成中枢决策困境

4.唐开元九年,玄宗置朔方节度使,首任节度使张说“统兵六万余,马匹二万五千”,且兼领屯田、度支等使职。然张说却奏请“罢镇兵二十万归农”,认为“时无强寇,不假师众”。玄宗许之。此后近二十年,朔方一带竟无大战事。这与天宝年间安禄山身兼三镇、拥兵自重形成鲜明对比。据此可见,对唐代节度使的正确理解是:

A.其影响关键在于主官个人忠诚 B.制度设计必然导致割据结果

C.设立初衷为巩固边疆防御 D.与均田制破坏有直接关系

5.明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要求六部、都察院将所办事项登记造册,按月考查,以定奖惩,内阁职权借此显著扩张。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后,谕令“军机大臣惟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有清一代,大学士虽居正一品,却“职居禁近,而权反不若台省”。此变化反映了:

A.皇权专制走向极端 B.宰相制度名亡实存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中枢机构承旨务实

6.公元前63年,西塞罗担任罗马执政官期间,未经审判即处决喀提林阴谋的参与者,其依据是元老院通过的“最后裁决”。此举虽被赞为拯救共和国,却开创了以元老院决议超越法律的先例。数年后,西塞罗本人亦因此先例遭政敌放逐。塔西佗在《历史》中反思道:“当法律屈从于权宜,自由便失去了屏障。”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晚期罗马共和国政治演变中的一个深层困境是:

A.个人权威与法治精神的冲突 B.元老院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C.非常措施破坏共和制度根基 D.公民大会失去立法主导权

7.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因主教叙任权之争被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绝罚,帝国内部分裂势力趁机而起。为保住皇位,亨利携家眷翻越阿尔卑斯山,在卡诺莎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赤足站立三日,终获教皇赦免。然而,亨利地位稳固后即率军攻入罗马,另立新教皇。此事件最深刻地揭示了:

A.王权与教权形成动态制衡 B.宗教情感影响政治决策

C.世俗权力需要教权认可 D.政治妥协是权宜之计

8.1642年1月,查理一世率卫队闯入下议院,企图逮捕五名反对派议员未果。当晚伦敦市民自发武装保护议会,国王被迫离开首都。八个月后,查理在诺丁汉升起王旗,内战爆发。然而,即便在内战期间,议会军仍在铸币上保留国王头像,并多次寻求谈判。这反映了英国内战初期:

A.冲突与保守倾向并存 B.议会旨在废除君主制

C.民众决定政治走向 D.国王已丧失全部权威

9.美国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曾提议仿效英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