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截至6月23日,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53起、死亡83人,同比(54起、74人)减少1起、增加9人,分别下降1.9%、上升12.2%。
其中较大事故4起、死亡22人,同比(6起、24人)减少2起、2人;重大事故1起、死亡12人,同比增加1起、12人。;
2025年5月27日,高密市山东友道化学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2人失联、19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友道化学自行开发的2-硝基-3-甲基苯甲酸连续流生产工艺技术有缺陷,掺投质量不合格的间甲基苯甲酸作为原料,物料积聚堵塞,导致积聚在管链机中的硝化物反复受挤压、摩擦持续蓄热升温爆炸,进而引发其他设备内的硝化物料爆炸。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事故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对硝化工艺安全风险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人员均认为其硝化装
置非常安全,仅在实验室技术研发时开展了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的工艺参数、反应方式与工业化装置
现状不符,未对原辅料在线物料变化引起的热风险进行评估。
二是工艺技术有缺陷,其管式反应技术为自行开发,在中试时就存在原料易堵塞管道等问题,尚未
解决就盲目扩大规模进行工业化生产;号称采用连续流反应技术,后处理单元仍为间歇式操作,物料在
线量大,现场操作人员多达9人。
三是未经变更管理掺投不合格的原料进行硝化反应,未对原料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管控,
导致物料在管链机等后处理设备中积聚堵塞。
四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未按要求及时配备安全总监;人员定位系统建而不用,硝化装置
现场操作人员仅1人佩带定位卡。
同时,这起事故还暴露出有关地方统筹发展和安全不到位、项目源头准入把关不严格、专业监管力
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重点工作落实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
2025年4月22日,山东菏泽帝捷化工公司二车间离心机维修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失联、3人受伤。发生事故的车间生产叠氮磷酸二苯酯,主要原料涉及叠氮化钠。初步研判,企业涉嫌违法变更工艺,未全面辨识干法工艺安全风险,职工违规维修清理离心机时发生闪爆,导致人员伤亡。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核查中。
2025年5月30日18时30分左右,河北武邑县一化工企业车间发生煮洗釜爆炸,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无生命危
险)。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2025年9月2日19时许,湖北省龙佰襄阳钛业公司在处理低温余热系统-脱盐水加热器漏酸过程中,对脱盐水箱进行
动火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2025年7月20日,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硅单体合成装置开车期间,导热油系统由升温反应切换为生产蒸汽撤热降温操作过程中,岗位操作工误操作,将导热油出口调节阀开度由0直接开到55%,随后又开到70%,导致280℃的导热油大量进入废热锅炉,造成炉管破损。破损后锅炉水串到导热油槽内,水气化导致超压物理爆炸,大量油气泄漏后遇到点火源形成流淌火,流淌火引燃附近的合成尾气吸收塔的下部吸收水池尾气,造成尾气吸收塔着火。;
2024年5月31日19时30分许,辽宁北方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制造室在尿素成品库铁道南侧临时取样口进行高炉煤气取样作业,违反分析操作规程,未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事故造成2人死亡。;
2025年7月10日15时37分许,位于临平塘栖镇塘康路327号的杭州宝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车间组织受限空间作业
时,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45.24万元。;
间接原因:1.风险辨识不到位。2024年12月2日,对事故实验室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未充分认识到氨气的危险特性,未将气氛电阻炉使用氮气的情况辨识为危险源,未针对氮气泄漏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在事故实验室的干燥间内使用危险化学品(压缩氨气)从事实验等生产活动,未设置固定式氧浓度监测报警装置。2025年2月7日,在使用危险化学品(压缩氮气)进行实验过程中,事故实验室的干燥间内缺乏有效通风。3.银硅公司违反合同转租厂房,在未经厂房产权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事故厂房转租给荟光公司用作实验室。;
事故时间;;
反应安全风险管控有缺失
变更/改造风险管控有
欠缺
特殊作业风险管控有差距;
二强化反应安全风险管控;
事故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