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药学职称考试《专业知识》试题单选题(附答案及解析)
1.患者男性,65岁,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入院,医嘱予地高辛0.25mg每日1次口服。已知地高辛治疗窗窄(0.8-2.0ng/mL),其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约60%-90%以原形经尿排出)。该患者入院时血肌酐(Scr)180μmol/L(正常参考值53-106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35mL/min。此时应采取的用药调整方案是
A.维持原剂量0.25mg/d
B.减少剂量至0.125mg/d
C.增加剂量至0.5mg/d
D.改用静脉注射地高辛0.25mg/d
答案:B
解析:地高辛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eGFR60mL/min)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该患者eGFR为35mL/min(中度肾功能不全),原剂量0.25mg/d可能导致药物蓄积,增加中毒风险(如心律失常)。通常建议将剂量减半至0.125mg/d,并监测血药浓度。静脉注射与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异不大(约70%-85%),无需改变给药途径。
2.关于竞争性拮抗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最大效应
B.可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C.与受体的结合是不可逆的
D.降低激动剂的亲和力但不影响内在活性
答案:B
解析: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同一受体,可逆性结合,使激动剂需更大浓度才能达到相同效应(量效曲线右移),但不降低最大效应(内在活性不变)。选项A错误,因拮抗剂本身无内在活性;选项C错误,竞争性结合是可逆的;选项D错误,拮抗剂降低的是激动剂的表观亲和力(需更高浓度达到相同效应),而非内在活性。
3.患者女性,32岁,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甲巯咪唑10mgtid治疗。服药2周后出现咽痛、发热,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1×10?/L(正常4-10×10?/L),中性粒细胞0.8×10?/L。最可能的原因是
A.药物过敏反应
B.粒细胞缺乏症
C.病毒感染
D.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B
解析:甲巯咪唑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是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约0.1%-0.5%),多发生在用药后2-3个月内(部分可更早),表现为发热、咽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1.0×10?/L)。药物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疹、瘙痒;病毒感染通常白细胞正常或降低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全血细胞减少,与该患者单一粒细胞减少不符。
4.某药的消除半衰期(t?/?)为8小时,若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给药间隔为12小时,欲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首次负荷剂量应为维持剂量的
A.1倍
B.1.5倍
C.2倍
D.4倍
答案:B
解析:稳态血药浓度(Css)时,负荷剂量(D?)与维持剂量(Dm)的关系为D?=Dm×(τ/t?/?)(τ为给药间隔)。本题中τ=12小时,t?/?=8小时,故D?=Dm×(12/8)=1.5Dm。一级动力学消除时,负荷剂量需弥补首次给药后间隔内的药物消除量,以快速达到稳态。
5.关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正确的是
A.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C.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细胞壁合成
D.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答案:C
解析: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结合,抑制转肽酶活性,阻碍细胞壁黏肽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渗透压失控而死亡。抑制蛋白质合成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的机制;抑制DNA回旋酶是喹诺酮类的机制;增加膜通透性是多黏菌素类的机制。
6.患者男性,78岁,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医嘱予多奈哌齐5mgqn治疗。用药期间需重点监测的指标是
A.肝功能
B.心电图
C.血尿酸
D.血糖
答案:B
解析:多奈哌齐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浓度改善认知功能,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胆碱能兴奋症状(如恶心、呕吐),严重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可能导致晕厥或心脏骤停)。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差,需监测心电图(尤其是QT间期和心率)。肝功能异常虽可能发生但非最重点;血尿酸、血糖与多奈哌齐无直接关联。
7.某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为50L,体重70kg的患者单次静脉注射100mg后,初始血药浓度(C?)约为
A.1mg/L
B.2mg/L
C.3mg/L
D.4mg/L
答案:B
解析:表观分布容积公式为Vd=D/C?(D为给药剂量,C?为初始血药浓度)。代入数据得C?=D/Vd=100mg/50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奶茶店兼职劳务合同模板(3篇).docx
- OTIS奥的斯XIOTIS西子奥的斯标准ACD4MR电气原理图XAA21310AT注解版.pdf
- 健康体重课件小学生版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版).pdf VIP
- 高级教师职称面试讲课答辩题目及答案(分五类共60题).docx VIP
- 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理论知识题库资料(核心500题).pdf VIP
- 安全生产台账建立与完善策略.docx VIP
- 矿山井巷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1).pdf VIP
- CRM坐席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09 电磁感应中的单双棒问题 含解析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