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卷分Ⅰ卷〔阅读题〕和Ⅱ卷〔表达题〕两局部。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共6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
汤嘉琛
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因为有人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鸦后传到微博,引发了主题
为“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经网友再创作后,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
时而脚踏摩托,俨然无所不能。杜甫是河南巩县籍名人,网友的涂鸦之举遭到了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
马新朝痛批:“恶搞杜甫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恶搞组图的方式成为舆论热点,恐怕是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
人始料未及的。从目前报道来看,对微博中风头正劲的恶搞行为,无论是成都杜甫草堂,还是巩义杜
甫故里,都持一种不欢送甚至批评的态度。但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
潮反响“过敏〞,它只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而已。
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是年轻网友以挖苦、幽默、游戏的视角,来解构传
统、颠覆经典、娱乐群众的一种网络风气。在知悉恶搞文化的网友眼中,但凡能够通过再编码、再创
作而流行于网络的东西,无论是电影、革命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酌对象。
几年前红遍网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堪称网络恶搞的经典案例。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
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对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
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
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
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突出的区别,可能是它充分
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一方面,如今的微博俨然就是一个集聚了数亿围观者的广场,分享资讯、
寻找娱乐是这个广场的主流话语之一,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另
一方面,微博时代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吸引了众多网友参加到狂欢队伍当中。在微博场域的表演
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恶搞参与者实质上推动了一场关于智力、技艺、幽默感的文化比拼。
不过应该看到,这波恶搞风潮的核心要素只是一张普通的杜甫插图,其多样性和再创作潜力其实
并不高。这意味着,即便网友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嫁接到恶搞当中〔比方将杜甫恶搞为自己喜欢的卡
通人物〕,这张照片仍不具备长期流行的可能。更何况,在“各领风骚三五天〞的网络文化大观园中,
似乎从来没有哪一次网络狂欢能够一直引领风气。综合各种要素加以研判,这场恶搞杜甫的网络快闪
行动,过不了多少时间就会烟消云散。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衰落,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无章可循和超越常规逻辑的,即便是再普通的文化
载体,也能突然之间成为某一时段的流行。然而,鉴于今年恰好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我们也不
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杜甫很忙〞以及杜甫文化突然升温,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
销的魅影。无论如何,恶搞也是一种个性解读、另类表达,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
〔摘自《中国青年报》—03—27〕
1、关于“网络恶搞〞,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项〔3分〕〔〕
A.网络恶搞是以再编码、再创作为特征,以挖苦、幽默、游戏为视角的一种解构传统、颠覆经
典、娱乐群众的网络风气。
B.网络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年轻网友借以释放内心压力,建构网络身价认同,因为叛逆心理
而对抗经典的网络亚文化现象。
C.网络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