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钍基熔盐堆EPICS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的多维探究与实践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传统化石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核能作为一种高效、低碳的能源形式,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愈发重要。钍基熔盐堆(ThoriumMoltenSaltReactor,TMSR)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的重要堆型之一,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而备受瞩目。
钍是一种比铀更为丰富的核燃料资源,其在地球上的储量比铀高出数倍,我国已探明的钍储量就达到了28.6万吨。而且钍基熔盐堆具有诸多显著优势,如安全性高,它利用液态盐和二氧化碳传递能量,避免了使用水进行冷却,大大降低了因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导致循环水泄漏的风险;产生的核废料少,仅为铀反应堆的千分之一,且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周期不到两百年,显著降低了废料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它还具备良好的可控性,熔盐既是核裂变的燃料,也是中断核裂变的冷却剂,使得反应过程更为稳定和安全。此外,钍基熔盐堆能在常压下运行,降低了高压事故的风险,且熔盐出色的热传导性能可更有效地传递和利用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EPICS(ExperimentalPhysicsandIndustrialControlSystem)是一个采用全数字化分布式控制体系架构的基于工具集的软件平台,凭借其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对多平台的良好支持,目前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型的物理实验装置和工业应用所采用,在控制系统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钍基熔盐堆中,EPICS控制系统负责对反应堆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精确控制,涵盖温度、压力、流量以及功率等关键参数。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反应堆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因此,深入研究钍基熔盐堆EPICS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对于推动钍基熔盐堆的商业化应用,保障核能安全高效利用,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早在20世纪就开展了钍基熔盐堆相关研究,并成功建造了一个7.4MW的小型实验堆,展示了钍基熔盐堆的潜力。对于EPICS控制系统在核反应堆中的应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已决定采用EPICS作为其实验堆控制系统,并开展在核电领域的扩展应用研究。德国DESY实验室开发了EPICS冗余支持模块RMT(RedundancyMonitorTask)及其数据同步组件CCE(ContinuousControlExecutive),旨在提高EPICS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相关技术在一些实验装置和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在国内,2011年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重启了钍基熔盐堆研究,并制定了20年计划,目标是让中国成为国际上首先实现钍基熔盐堆应用的国家。2018年,我国在甘肃武威启动全球首个2兆瓦钍基熔盐实验堆建设,并于2023年6月获国家核安全局运行许可证,计划2025年启动10兆瓦级商业示范堆建设,目标2030年前实现商业化运营。在EPICS控制系统可靠性研究方面,国内科研人员针对工程实际需求,对EPICS软件进行了修改和相关驱动软件的开发。如在中科院钍基熔盐核能项目样机开发中,引入了德国DESY实验室开发的EPICS冗余支持模块RMT及其数据同步组件CCE,通过开发相关的IOC驱动程序,实现了对服务器的IOC冗余切换控制,并对冗余的IOC对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
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与空白。一方面,虽然已提出多种提高EPICS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技术方案在复杂工况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和优化;另一方面,对于EPICS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和标准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难以准确量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此外,在面对新型硬件设备和应用场景时,EPICS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技术如何适应性拓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论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梳理国内外关于钍基熔盐堆和EPICS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的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典型的钍基熔盐堆项目以及应用EPICS控制系统的相关案例,详细分析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可靠性问题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再者,通过实验研究法,搭建相关实验平台,对提出的EPICS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以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酯化淀粉膜塑化改性及复合膜性能调控研究.docx
- 肠道病毒71型(EV71)可溶性2C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技术研究.docx
- 多维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docx
- 锦纶6非织造布抛光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的深度剖析.docx
- 降雨入渗对膨胀土边坡稳定可靠度的多维度影响与分析.docx
- 非共价构筑与自组装:星状寡聚及Gemini型肽两亲分子的性能探索.docx
- 下穿水工隧道施工对埋地输气管线影响效应的深度剖析与策略研究.docx
- 针刺结合西药:解锁血管性痴呆治疗新路径.docx
-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分析:基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探究.docx
- 变载荷作用下分子键稳定性的多维度解析与前沿洞察.docx
- P-TiO2与TiO2_BiOI异质结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探究.docx
- 巴东野外大型综合试验场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多维度剖析与保障策略.docx
- 地月系L2点Halo轨道特性赋能鹊桥卫星激光测距:理论、技术与实践.docx
- CXCL16_CXCR6趋化因子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角色探究.docx
-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及其并行级联构造的研究.docx
- 基于计算机模拟探究AB两嵌段共聚物及其接枝纳米粒子自组装行为.docx
- 扩散峰度成像:洞察视神经脊髓炎视觉通路隐匿性损伤的新视角.docx
-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钢混结合段受力特性及关键影响因素深度剖析.docx
- 分担值视角下亚纯函数唯一性与正规族的深度剖析.docx
- 穞稻种子休眠基因挖掘及温敏黄叶突变体dy1的遗传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