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注射成型(MIM)工艺与精加工方案.docVIP

金属注射成型(MIM)工艺与精加工方案.doc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IP专享

VIP专享

PAGE#/NUMPAGES#

VIP专享

金属注射成型(MIM)工艺与精加工方案

一、方案目标与定位

(一)核心目标

实现金属注射成型(不锈钢/钛合金/硬质合金)零件致密度≥98.5%,成型后尺寸公差≤±0.3mm,经精加工后精度提升至±0.05mm,表面粗糙度Ra≤0.8μm,符合《金属注射成型件技术要求》(GB/T35012),因工艺缺陷导致的零件失效风险降低≥85%。

构建“喂料制备-注射成型-脱脂烧结-精密加工-质量检测”闭环,MIM成型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40%,材料利用率≥95%,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35%,解决复杂小型零件难加工、量产成本高的问题。

形成适配多场景的规范体系,量化电子连接器(高精度)、医疗器械零件(耐腐蚀)、汽车精密部件(高耐磨)的MIM工艺要点,为高端制造企业提供可落地技术依据。

(二)定位

本方案适用于金属注射成型(MIM)工艺与精加工项目(零件类型≥3种,尺寸0.5-50mm,重量0.1-50g),可根据零件材质(316L不锈钢/TC4钛合金/WC-Co硬质合金)、功能需求(导电/耐磨/生物相容)调整技术路径,重点解决“MIM致密度控制难”“尺寸精度提升难”“复杂结构精加工难”三大核心问题,平衡MIM量产优势与零件精密性需求。

二、方案内容体系

(一)分材质MIM成型工艺

不锈钢零件(316L,通用场景)

喂料制备:

金属粉末(粒径5-20μm,球形度≥90%)与粘结剂(石蜡-聚乙烯体系)混合,粉末装载量60%-65%,喂料粘度500-1500Pa?s(150℃);

混炼工艺:双螺杆挤出机(温度120-160℃,转速50-100r/min),确保粉末均匀分散。

注射成型:

设备:卧式注塑机(锁模力50-200t,注射精度±0.1%);

参数:料筒温度140-180℃,模具温度40-60℃,注射压力50-100MPa,保压压力40-80MPa,成型周期20-60s,生坯密度≥5.0g/cm3。

脱脂烧结:

脱脂:溶剂脱脂(三氯乙烯,温度40-60℃,时间2-4h)+热脱脂(温度200-600℃,升温速率5-10℃/h),脱脂率≥98%;

烧结:真空烧结炉(温度1350-1450℃,保温时间1-3h),致密度≥99%,收缩率控制在15%-20%。

钛合金零件(TC4,轻量化场景)

喂料制备:

钛合金粉末(粒径10-30μm,氧含量≤0.2%)与粘结剂(聚甲醛-蜡体系)混合,粉末装载量55%-60%,喂料流动性≥100mm/10min(180℃);

烧结优化:

真空度≤1×10?3Pa,烧结温度1200-1300℃,保温时间2-4h,采用HIP(热等静压,温度920-960℃,压力100-150MPa)消除孔隙,致密度提升至99.5%,抗拉强度≥860MPa。

硬质合金零件(WC-Co,高耐磨场景)

喂料制备:

WC-Co粉末(WC粒径0.5-5μm,Co含量6%-15%)与粘结剂(橡胶-石蜡体系)混合,粉末装载量70%-75%;

烧结工艺:

氢气气氛烧结炉(温度1400-1500℃,保温时间1-2h),致密度≥98.5%,硬度≥HRA85,抗弯强度≥1800MPa。

(二)精密精加工工艺

尺寸精度提升:

数控铣削:高速数控铣床(主轴转速15000-25000r/min,刀具为PCD或CBN材质),进给量0.05-0.15mm/z,加工余量0.1-0.3mm,尺寸公差控制在±0.05mm;

电火花加工(EDM):针对复杂型腔/微孔(直径0.1-1mm),脉冲电流1-10A,脉冲宽度1-10μs,加工精度±0.01mm,表面粗糙度Ra≤0.4μm。

表面质量优化:

研磨抛光:金刚石研磨膏(粒度1-5μm),研磨压力0.1-0.3MPa,表面粗糙度降至Ra≤0.2μm;

喷砂处理:氧化铝砂(粒度100-300目),压力0.2-0.4MPa,用于零件表面哑光处理或去除毛刺(毛刺去除率≥99%)。

三、实施方式与方法

(一)316L不锈钢电子连接器MIM成型与精加工

前期准备:

工况:连接器(尺寸10×5×3mm,孔径0.5mm),要求致密度≥99%,精加工后孔径公差H7,Ra≤0.8μm;

方案:喂料制备→注射成型→脱脂烧结→EDM微孔加工→研磨抛光→检测。

优化与验证:

MIM工艺:粉末装载量62%,注射压力80MPa,烧结温度1400℃,致密度99.2%,生坯无变形;

精加工:EDM加工孔径0.5mm(公差H7),研磨后Ra=0.6μ

文档评论(0)

xiang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