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卷-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物态变化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VIP

解析卷-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物态变化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物态变化单元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有关物态变化,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2、下列数据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约为220V

B.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10A

C.正常中学生的体重约为100kg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3、下列图像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6、在2020年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主要是()

A.医护人员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D.医护人员出汗形成的

7、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为凝华的是()

A.露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干冰变小

D.冰花的形成

8、如图,抗疫医护人员在佩戴护目镜时,镜片常常会起雾而变得模糊,下列四个实例中的物态变化与此相同的是()

A.蜻蜓身体上的露珠

B.瓜叶上的“霜降”

C.冰冻衣服变干

D.冰雪的消融

9、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A.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 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 D.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

10、炎热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常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随后消失。该现象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A.液化、汽化 B.升华、汽化 C.汽化、液化 D.液化、熔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应该是℃,但它示数是6℃,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应该是100℃,但它的示数是96℃,若它的示数是42℃时,实际温度是℃.

3、发射火箭时,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导流槽).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倒置瓶口,用冷水浇瓶底(如图),瓶内的水(选填“会”或“不会”)再次沸腾。

5、小阳和小娟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两位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规范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都是°C,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当水沸腾后水中的气泡为图丙中的(选填“a”或“b”)。实验表明:水

文档评论(0)

139****35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