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30
CCSB47
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297—2024
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2024-08-14发布2024-11-14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29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继芬、廖鹏飞、董占鹏、杨文、杨海、罗顺高、李刚、刘建波、罗智明、李涛、范永慧、白兴荣、高建华、黎永谋、骆红莲、邓欢、王永生。
工
DB53/T1297—2024
1
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技术的繁育流程、繁育要求、催青与卵圈选择、收蚁和收蚁量、饲育与选择、上蔟采茧、种茧选择、交配与制种及微粒子病检疫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78桑蚕原种检验规程
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
NY/T1492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DB53/T494桑蚕雄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原母种Originalmotherspecies
用于生产原原种和品种继代的蚕种称为原原母种。
3.2
继代Successionofgeneration
通过饲育、保护、繁殖,进行连续多世代保育。
3.3
蛾区育Batchrearing
以一只雌蛾所产的蚕卵为一个群体,计量单位为蛾或蛾区,以蛾区为单位,将孵化的蚁蚕作为一个饲育区进行饲育,称为蛾区育。
3.4
蛾区混合育Multiplebatchrearing
将同一品种(系)、同一批次同日孵化的的蚁蚕混合为一个饲育区的饲育方式。
3.5
异蛾区交配Interbatchmating
同一品种或同一品系的两个不同蛾区的雌雄蛾进行的交配。
3.6
种性保持Specificpropertyremain
保持优良品种经济及生物学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
DB53/T1297—2024
4繁育流程
4.1原原母种继代
原原母种继代繁育技术流程见图1。
制定计划原原母种出库选卵催青收蚁饲
制定计划原原母种出库
确定复选蛾区种茧调查
确定复选蛾区种茧调查
个体称量确定入选个体发蛾交配卵袋蛾收
个体称量确定入选个体
原原母种是否合格母蛾检验检疫
原原母种
否
淘汰
图1原原母种继代繁育技术流程图
4.2原原种
原原种繁育技术流程见图2。
3
1297—2024DB53/T
1297—2024
选卵催青收蚁饲育制定计划原原母种出库
选卵
催
青
收蚁
饲育
制定计划
种茧调查确定复选蛾区确定初选蛾区茧形分类上蔟采茧
种茧调查
确定复选蛾区
产卵发蛾交配袋蛾收种母蛾检验检疫
产卵
发蛾交配
是
原原种
原原种种处理
否
淘汰
5繁育要求
5.1饲育方式
图2原原种繁育技术流程图
5.1.1每个品系饲育区24个区的,采用蛾区育。
5.1.2每个品系饲育区≤24个区的采用蛾区混合育,每两蛾蚁量为一个饲育区。
5.1.3每个品系饲育量不少于20个饲育区,制种前不并区。
5.2种性保持
5.2.1饲育季节
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SAASS 163-2024 盐碱地农业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指南.docx
- DB63_T 2270-2024 公路建设项目智慧工地技术指南.docx
- T_SCSISH 0003-2024 幕墙舒适性能技术标准.docx
- JJF(苏) 273-2024 紫外线加速耐候试验机校准规范.docx
- T_ZAHA 007-2024 地理标志产品 湖州湖羊.docx
- DB63_T 2293-2024 经营性公路财务评价技术指南.docx
- DB4101_T 103-2024 地址数据规范.docx
- T_HNNXH 001-2024 汪菜种植技术规程.docx
- T_GXAS 679-2024 水牛乳中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cx
- DB52_T 1804-2024 在役预应力锚索(杆)加固公路边坡技术状况评定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