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婚后父母出资购房归属问题
最近帮一位老朋友处理离婚财产分割的案子,他握着父母当年转账买房的银行流水,红着眼眶说:“我爸妈攒了一辈子的钱给我们买房,现在要离婚了,难道这房子真的要分一半给对方?”这句话像根刺扎在我心里——现实中多少父母掏出养老钱帮子女安家,却因婚姻变故陷入“钱房两空”的困境;又有多少夫妻因房产归属争执,把曾经的温情消磨殆尽。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个话题:婚后父母出资买房,到底算谁的?
一、为什么这个问题总扯不清?先看现实与法律的碰撞
要弄明白归属问题,得先理解两个现实背景:一方面,年轻人购房压力大,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超过60%的新婚家庭购房时接受过父母资助,少则十几万首付,多则全款数百万元;另一方面,婚姻关系的脆弱性在上升,离婚率连续多年处于高位,房产作为家庭最大资产,自然成为分割焦点。当父母的“爱之馈赠”遇上婚姻的“曲终人散”,法律必须给出明确的规则——这就是婚后父母出资购房归属问题的核心矛盾。
(一)法律规定的“进化史”:从模糊到明确的3次关键调整
我国关于婚后父母出资购房的法律规定,经历了从“一刀切”到“精细化”的演变过程,每一次调整都回应着现实需求。
最早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中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这条规定的逻辑是“婚后所得共同共有”,默认父母出资是对小两口的祝福,除非明确说只给子女。但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出于“怕伤和气”的心理,不会白纸黑字写“只给儿子/女儿”,结果很多父母的毕生积蓄被“平均分割”,引发大量争议。
后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7条出台,做了重大调整:“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条把“登记情况”作为关键——如果房子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就推定是对子女个人的赠与。这一变化被很多人解读为“保护出资方父母”,但实践中又出现新问题:如果父母只出了部分房款(比如首付),剩下的贷款由小两口还,这时候怎么算?
2021年《民法典》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29条吸收了前两次司法解释的经验,规定更严谨:“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而《民法典》1062条是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1063条是个人财产的规定。简单说就是:有约定按约定,没约定看是“全额”还是“部分”出资,结合登记情况综合判断。
(二)现实中的3类典型出资场景:全款、部分出资、登记在谁名下
法律规定再复杂,最终要落到具体场景里。根据办案经验,婚后父母出资购房主要分三种情况,每种情况的归属认定大不相同。
父母出全款,房子登记在子女一方名下
这种情况最常见,比如张阿姨把毕生积蓄200万转给儿子小张,小张用这钱买了房,房产证只写自己名字。按照《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的精神,如果父母明确表示是“赠与子女个人”(比如转账时备注“赠与小张个人购房”),或者虽然没明确表示,但结合购房款全部来自父母、登记在子女名下的事实,法院通常会认定为子女的个人财产。我之前办过一个案子,男方父母全款买房登记在儿子名下,离婚时女方主张“婚后所得应共有”,但法院调取了银行流水,确认购房款100%来自男方父母,最终判决房子归男方个人所有。
父母出全款,房子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
这时候性质就变了。比如李叔叔给女儿小丽转了300万买房,小丽和丈夫商量后把房产证写成两个人名字。这种情况下,即使购房款全部来自女方父母,只要登记了双方名字,法院大概率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为什么?因为房产登记是物权公示的法定方式,把对方名字加进去,通常会被视为“赠与对方”的意思表示。之前有位当事人哭着说:“我爸妈本来只想给我买房,是我老公说‘加我名显得亲’,现在要离婚了,他要分一半!”这种情况真的很难翻盘,因为登记行为本身就是对财产归属的明确处分。
父母出部分资金(比如首付),剩余房款由夫妻共同贷款
这是现在最普遍的情况。比如王叔叔给儿子小王付了50万首付,剩下的100万由小王和妻子小李共同贷款,房产证登记在小王名下。这时候房子归属要分两部分看:首付部分如果父母明确是赠与子女个人,那么首付对应的房产份额是子女个人财产;共同还贷部分及增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举个例子,房子总价150万,首付50万(父母出),贷款100万分20年还,已还贷款本金加利息共60万(夫妻共同还)。离婚时,法院可能会判决:房子归小王所有,小王需要补偿小李“已还贷款的一半+对应增值”。具体计算方式可能更复杂,但核心逻辑是“谁出资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企业文化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20).docx
- 2025年国际注册营养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5).docx
- 2025年安全开发生命周期专家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20).docx
- 2025年康养管理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20).docx
- 2025年康复治疗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6).docx
- 2025年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P)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7).docx
- 2025年数字营销师(CDMP)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0).docx
- 2025年数据科学专业认证(CDSP)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6).docx
- 2025年残障服务协调员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7).docx
- 2025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5).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