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徽州文化徽州宗族讲稿(翟屯建).pdfVIP

2025年徽州文化徽州宗族讲稿(翟屯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徽州文化徽州宗族讲稿(翟屯建)

徽州宗族

翟屯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专题是《徽州宗族》。徽州宗族是徽州文化

中的社会基础,我们说徽州文化是宋以后,中国儒家文化在民间社会,

最完整的表现和最典型的代表。而儒家文化在民间社会的渗透,成为

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都是通过宗族的宣讲和执行得以落实的。只有了

解了徽州宗族,才能真正了解徽州文化。下面我就徽州宗族的有关情

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徽州宗族的来源

从《新安名族志》的记载来看,徽州宗族基本上都是来自中原。

从大的文化地理来分野来看,长江是中原汉文化同南方越文化的交汇

点。徽州靠近长江,四面环山,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比起长

江沿岸交通四通八达来说,更具隐蔽性和稳定性。故每当中原发生较

大的战乱,中原世家大族纷纷南迁躲避战乱之时,徽州便成为这些大

族的最理想的落脚点。同时徽州山青水秀,风景佳丽,也成为中原人

氏愿意定居之所。《新安名族志》记载,从汉至元,中原有91个姓氏

家族相继迁入徽州。

1、外来氏族迁入的时间

最早为汉代,为方、汪、吴3族。其后主要集中在晋“永嘉之

乱”、唐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宋“靖康之乱”三个主要阶段。

两晋之际,北方遭“永嘉之乱”,形成北方人口南徙的第一次高潮,

来徽定居的为主要有程、鲍、黄、胡、俞、余、任、詹、郑、巴10姓。

唐代,中原发生在中唐的“安史之乱”与唐末的农民战争,出现第二

次北方人口南徙高潮。安史之乱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南徙,唐末黄巢起

义所引起的迁徙,又是安史之乱后人口南徙的继续,所以这一阶段人

口南徙的延续时间较长,迁到徽州的士族也较多。这个阶段中,有朱、

张、曹、江、夏、王、陈、叶、戴、罗、廖、潘、许、舒、姚、施、

赵、毕、刘、康、李、周、查、吕、梅、齐、韩、顾、金、佘、谢、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陆、冯、洪、孙、范36姓迁居徽州。南北宋之交,北方遭“靖康之

乱”,形成第三次人口南徙的高潮。这一时期迁徽的有宋、马、赵、

佘、饶、庄、杨、项、阮、孔、臧等11姓。其他姓氏一般是陆陆续续

迁入徽州的。

2、外来氏族来自的区域

中原地区:即狭义的河南省一带,主要有方、汪、朱、詹、陈,

刘、毕,何,饶等族,集中在今河南的中部、东部一带。多在晋唐两

次人口南徙中迁入,成为徽州比较早的居民。黄河下游地区:即今河

北省南部、山东省北部、中部地区,其中程、俞、张、许4族来自河

北的南部地区,鲍、柯、任、胡、孙、洪、曹、孔、冯9族来自山东。

山东9族中,又有5族来自青州。周边地区:来自浙江、江苏、江西

和徽州的邻近地区。迁居时间多集中在唐宋

两代,这些氏族大多是北方移民的第二次或第三次徙居,最后定

居徽州。

3、外来氏族迁迁徽的路线

主要有:(1)、由浙江衢州开化县,逾白际山而入休宁县境;

(2)、由浙江睦州淳安县,逆新安江上行,进入歙县境;(3)、由

睦州陆路进入歙县境,由江西饶州浮梁县,逆阊江上行进入祁门县境;

(4)、由江西饶州乐平县,经婺源县,越白际山进入休宁县境。

4、外来氏族迁徽的聚落分布

外族迁徽,最初多分布在歙县西部、北部和休宁南部、东部,形

成以州治为中心的半圆形区域,然后向四周扩展。因古代交通以水路

文档评论(0)

130****39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