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教师大会上的“掏心窝话”:破解3大教育困局,掌握10把成长钥匙,让每个孩子都发光.docxVIP

校长在教师大会上的“掏心窝话”:破解3大教育困局,掌握10把成长钥匙,让每个孩子都发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长在教师大会上的“掏心窝话”:破解3大教育困局,掌握10把成长钥匙,让每个孩子都发光

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站在这里,望着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想起了咱们学校建校时的校训——“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独特光彩”。这十六个字,既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更是对我们每个教育者的鞭策。日常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或许成绩暂时落后,或许行为偶有偏差,却常常被贴上“差生”的标签,藏在教室的角落。但我始终相信,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被暂时遮蔽的光芒。今天,我想和大家掏掏心窝子,聊聊如何破解“差生”教育的3大困局,用10把“成长钥匙”,打开每个孩子的心灵之门。

一、破解认知困局:从“盯着缺点”到“看见可能”——重塑教育视角的3把钥匙

(一)钥匙1:用“望远镜”替代“显微镜”,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做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用“显微镜”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去年刚入职的陈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班里有个叫小航的男生,数学考试总在及格线徘徊,作业本上满是红叉。一次美术课,陈老师却发现他画的科幻画惊艳全班——飞船的细节、色彩的搭配,连美术老师都赞不绝口。后来陈老师特意在班会课上办了“小航科幻画展”,还让他给同学们讲解创作思路。那个曾经低头走路的男孩,眼睛里第一次有了光。期末数学考试,小航的成绩虽然只提高了12分,但他主动举手问问题的次数,比以前多了23次。

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挑错补漏,而是发现潜能。就像农民不会因为麦子长得慢就拔掉幼苗,我们也不该因为孩子暂时落后就否定他们的未来。下次当你想批评学生“这道题讲过8遍还错”时,不妨先问问自己:他今天有没有主动擦黑板?有没有帮同学捡过笔?有没有在运动会上为班级呐喊?这些被忽略的细节,或许就是打开孩子心扉的第一把钥匙。

(二)钥匙2:用“成长坐标系”替代“分数排行榜”,让进步看得见

上个月教学研讨会上,初三(5)班的李老师展示了一份特殊的“成绩单”:没有分数,只有一张彩色折线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进步值”,红色代表作业完成度,蓝色代表课堂参与度,绿色代表互助行为。图上每个孩子的折线都在缓慢上升,像破土而出的春笋。李老师说:“以前班里倒数第一的小宇,现在每天能主动交3科作业,折线图上的红线条从0爬到了80%,上周他妈妈特意打电话说,孩子回家会骄傲地说‘今天我又给折线图添了一笔’。”

分数是一时的,成长是永恒的。我们总习惯把孩子放在“年级排名”的坐标系里比较,却忘了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就像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育也不该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从今天起,不妨给每个孩子建一份“成长档案”:记录他第一次主动举手的日期,第一次完整背完课文的场景,第一次帮助同学的细节……这些“小事”积累起来,就是孩子成长的“大事”。

(三)钥匙3:用“多元智能镜”替代“单一评价尺”,发现隐藏的天赋

去年校庆文艺汇演,后台有个场景让我至今难忘:平时总被批评“上课走神”的小彤,正带着几个同学调试音响设备,手法熟练得像个专业技术员。后来才知道,他爸妈开家电维修铺,从小跟着拆收音机、装电路,对电子设备格外敏感。班主任发现后,特意让他担任班级“电教委员”,现在他不仅上课专注度提高了,还带着同学改装了教室的多媒体设备。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发现金矿的眼睛。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包括语言、逻辑、空间、运动、音乐等8个维度,成绩只是其中一个维度。咱们学校的美术老师就很有智慧:她让“调皮大王”小磊负责班级黑板报的刊头设计,让“沉默寡言”的小雨担任手工小组组长。半年下来,这两个孩子不仅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也悄悄往上走。教育的艺术,就在于为不同的“种子”准备不同的“土壤”——给爱动手的孩子一个实验室,给爱表达的孩子一个舞台,给爱思考的孩子一个难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

二、破解方法困局:从“说教灌输”到“行动引领”——撬动成长动力的4把钥匙

(一)钥匙4:用“示范力”替代“说教力”,做孩子看得见的榜样

记得刚当老师时,我带过一个“问题班级”:上课铃响了,学生还在打闹;作业本收上来,一半是空白。我试过苦口婆心地讲道理,甚至罚站批评,都无济于事。直到有一天,我没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把黑板擦干净,把歪歪扭扭的课桌椅摆整齐,然后坐下来批改作业。十分钟后,教室里渐渐安静了;一周后,有学生主动帮我擦黑板;一个月后,班级卫生评比拿了年级第一。这件事让我明白:教育不是喊口号,而是做样子。

咱们初二年级的王老师就是“行动派”:每天早读前,她都会提前20分钟到教室,带着学生一起打扫卫生;课间操她从不站在队伍后面,而是跟着学生一起跑步、做操;遇到学生吵架,她不急于评判对错,而是蹲下来听双方把话说完。她说:“教育就像照镜子,你对孩子笑

文档评论(0)

教设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