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怎样读懂古典诗歌“密码”-十留意名师优质课获奖.pptVIP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怎样读懂古典诗歌“密码”-十留意名师优质课获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读懂古典诗歌

——“密码”十留心

;一.密码在文本中

解答诗歌鉴赏题,第一位是阅读文本、整体把握,这是最主要。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整体阅读同时,了解一点阅读技巧,也有利无害。譬如一首诗词,作品题目、诗眼、警句、意象等往往承载更多、更主要信息,关注它们,对全诗解读会有所帮助。

;;;;两首《观书有感》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各蕴含怎样读书道理?试简明分析。

参考答案

前一首用有了源头活水,池塘就明澈如镜,//形象地说明了好书能够丰富才智、净化心灵道理。//后一首写春水涨满之后,原来行进艰难艨艟巨舰便畅行无阻了,//借以形象地说明读书积累能使人生之帆愈发高扬,到达理想彼岸。

;优异答案示例

两诗使用了比喻手法。诗1把读书得到新知比作渠中活水,诗2把读书得到新知比作江边春水。前者蕴含人要想聪明、明智、心灵清澈灵动漂亮,就需要读书取得丰富精神营养;后者蕴含做事情要想举重若轻,就需要从书中获取大量知识贮备和精神能量。

5分

;密码之二:诗眼

咸阳①城西楼晚眺

许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秦汉两代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

《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第二、三两联更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详细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示角度分析其妙处。;;;密码之三:意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意象不但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阅读下面两后唐诗,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

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东南,因与洞庭相连,诗中以洞庭称之。

②湘君:传说中湘水之神,这里借指洞庭。;简明分析诗歌前两句感情色彩。

参考答案

诗歌前两句用一连串含有感伤色调意象来表示作者情感:“西风”让人想到凄凉肃杀,“老(波)”让人想到凄楚悲凉,“白发”则让人无限伤感。肆虐“西风”,苍老“湘君”,惨然“白发”,组成了一幅令人黯然神伤画面,作者借以抒发了一腔失意和悲愁。;;;;参考答案

后两句表面上写塞上梅花处处盛开,在风中,一夜之间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南方古曲,这里写是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将士们北边戍守,却在更深人静时吹起南方古曲。经过双环手法,诗人把戍边将士思乡情含蓄巧妙地表示出来。;密码之五:用典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③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净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鲈鱼,便辞官回家。

注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代称。;诗中“红衣落净渚莲愁”与李清照南渡以后名篇《声声慢》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在抒情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抒发感情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对此作简明分析。(4分)

解题分析:

手法——鉴赏形式,求同分析1分

情感——鉴赏内容,求异分析2分

表述——两层三点,结合诗句1分;优异答案示例

1.两诗均用了拟人手法,将人感情色彩

文档评论(0)

192****92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