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720-2012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与复壮技术规程.docxVIP

DB43∕T 720-2012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与复壮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B43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720—2012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与复壮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highProductivityCultivationandRejuvenationinshoot-producingbamboostandofAcidosasaedulis

2012-09-11发布2012-10-01实施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43/T720—2012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造林 2

5栽后管理 2

6低产林复壮 3

7病虫害防治 4

8竹笋采收 4

9竹林基地建设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5

II

DB43/T72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艾文胜、吴红强、孟勇、杨明、刘海仓、刘志昂、蒲湘云、李美群、涂佳。

DB43/T720—2012

1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与复壮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甜竹笋用林的造林、栽后管理、低产林复壮、病虫害防治、竹笋采收及竹林基地建设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黄甜竹笋用林的丰产栽培、低产林复壮及竹林基地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3/T341-2007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笋用林shoot-producingbamboostand

以竹笋为主产品的竹林。

3.2

鞭梢(又称鞭笋)bamboorhizometips

竹鞭先端生长部分。

3.3

鞭芽bamboorhizomebuds

竹鞭每个节上着生的侧芽。

3.4

鞭根bamboorhizomeroots

环生在竹鞭各节上鞭芽两侧的根。

3.5

去鞭bamboorhizomeofleaving

同鞭梢生长方向相同的竹鞭。

3.6

来鞭bamboorhizomeofcoming

同鞭梢生长方向相反的竹鞭。

3.7

留笋养竹keepingstrongershootstobreednewbamboo

每年根据竹林、竹株的生活力强弱、经营目标和强度大小,保留适当数量生长健壮的前期、盛期笋来培育新竹株。

2

DB43/T720—2012

3.8

低产林low-yieldbamboogrove

单位面积竹笋年产量少于3000kg/hm2的黄甜竹竹林。

3.9

复壮rejuvenation

采取一系列经营措施调整竹林结构,促进竹林更新,提高产量。

4造林

4.1时间

12月至翌年3月。

4.2造林地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利,坡度小于15°,海拔600m以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pH值4.5~7.0,排水良好的低丘、平原地区。

4.3整地

宜选择在造林前的秋、冬季,带垦或穴垦,消除杂草、杂灌、树蔸和石块。整地深度(30~50)cm。

4.4栽植穴

深度(40~45)cm为宜,规格(长×宽)为:50cm×40cm。株行距(2~3)m×(3~4)m,即每公顷挖穴(840~1665)个。

4.5母竹选择

宜选择(1~2)年生,胸径(2~4)cm,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竹株。

4.6母竹挖取

先确定母竹竹鞭走向,挖取时保留来鞭(10~15)cm,去鞭(20~25)cm,同时注意保护好鞭芽。竹鞭切面平整,无裂破,蔸部多带宿土,宜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包扎好。斜向砍去梢部,留(3~5)盘枝,枝叶过密可适当修剪。

4.7母竹运输

母竹移栽尽量做到随挖、随运、随栽。短距离搬运,母竹可不包扎。远距离运输,母竹应包扎、覆盖、保湿等。不能及时栽植的,要保护竹苑和枝叶,减少失水。

4.8栽植

先将腐熟的肥料入土,再回表土于穴底,将母竹根盘置于穴中,解除包扎,根盘表面比穴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