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无我号软计
第1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沉和浮”的第
二课。它由四部分组成: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二、控制其他因素进
行研究;三、用小瓶子研究沉浮;四、潜水艇的原理。本课教材编在《物体在水
中是沉是浮》一课之后,目的在于加深、巩固学生对物体沉浮和物体的轻重、大
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学情分析】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很常见的,也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
的。本课延续上一课的研究内容,继续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己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沉浮的情
况不变。但是根据经验和预测,学生们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他们的重量和
体积有关。对学生来说,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
本课的探索就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切入。如果学生能意识到重量和体积正在同时
影响着沉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变量控制的实验来探索其中的秘
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
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3.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
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
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
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
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
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
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2/141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
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
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
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
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建(议:为了减
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