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2
2024年高考语文必修一上第七单元(十)
PAGE2
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然后回顾常见修辞的特点,再结合选项进行辨析。A项,“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没有比喻,“譬如”意思是“比如”,是举出例子;“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是排比,“色彩不浓”和“回味不永”构成对偶。C、D两项均无对比,“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排比,“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是名花,不是美酒”是比喻,“半醉”是拟人。B项,“(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是对比;“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是排比和比喻。故选B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月既望”中的“望”是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B.“泰山之阳”中的“阳”是南面的意思。
C.“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中的“乾隆”是清高宗的谥号。
D.“戊戌晦”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谥号”错,应该是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故选C。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
B.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
D.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
答案: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
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
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往”。
D项,前者为“在”,后者为“遮拦”。
故选B。
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按顺序相配正好六十组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B.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望日的次日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C.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用于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如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答案:D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错误的一项”。D项中“字用于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错。古人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故选择D项。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答案: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第一个“于”,介词,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第二个,介词,在。
B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连词,表并列。
C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D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第二个,助词,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故选C。
小提示: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红书种草训练营课件.pdf VIP
- 西药二2017-孟定4月.docx VIP
- 西药综合:6月月考.docx VIP
- 干细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进展与展望.pdf VIP
- 2025乡关于“十五五”时期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建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培训-公务礼仪培训.pdf VIP
- 2025年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文化管理方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服装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案.docx VIP
- 西药综合:4月月考.docx VIP
- 2.3+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教学课件)地理中图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