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 与朱元思书.docx

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 与朱元思书.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出自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一般认为并非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但这段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文字,却成为一篇独立的小品文,传诵至今。

作者通过富有诗意的文字,把富春江上的动静景物、多样声响、变幻光影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我们绘出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富春山水图。作为景物的欣赏者和自然之美的传递者,作者将身影隐于景物中,不动声色地引导读者俯观远察,用自己高雅的审美情趣悄悄地感染了读者。

这是一篇自渎课文,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3、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4、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时间】:2课时。

12与朱元思书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深入文章意境,吟咏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预习任务】:

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1.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2.写作背景: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隐世隐居,吴均的仕途也不如意,因而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究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山水小品。

任务二:借助资料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嘤嘤成韵飘荡负势轩邈

缥碧横柯窥谷经纶

泠泠作响鸢飞戾天千转不穷

任务三: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通假字。

(1)窥谷忘反(2)千转不穷

2、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2)任意东西(3)猛浪若奔

(4)皆生寒树(5)互相轩邈(6)横柯上蔽

3、一词多义。

⑴天下独绝百叫不绝

⑵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4、古今异义。

⑴一百许里

⑵蝉则千转不穷

(3)经纶世务者

任务四:写作特色

(1)虚实相间。如果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的景物描写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另一方面也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则进一步突出实写。二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两句表面看似乎是写鸟兽的声音,实际上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写法。“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山势之高、之奇,化静为动,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

【预习质疑】:发现问题的快乐是真正的治学的快乐。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课中实施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简介作者与背景。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与”:给,“书”:信。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听课文录音。

2、学生独自读文,注意把握节奏、重音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