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及作品赏析_6-11.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曼的艺术歌曲《两个掷弹兵》海涅的诗歌,歌颂拿破仑。《两个掷弹兵》歌者的旋律结束在慷慨激昂的情绪上,但4小节后奏中的变化音与同名小调减七和弦立即突出了歌曲的悲壮意味,歌曲中钢琴后奏的魅力和含义是精彩之笔。

?下例是《两个禁卫兵》》的最后9个小节(74-82)。

《两个掷弹兵》歌词

两个投弹手终于踏上回法国的路途,

他们曾作过俄国的战俘;

当他们走到德国的疆土,

低下了头,心中暗自叫苦。

原来他们听到了悲伤的消息,

法国打了败仗,真是耻辱,

军队崩溃,国破家亡,

皇帝,连皇帝也作了俘虏!

投弹兵们热泪盈眶,

这消息真叫人悲痛欲狂,

年纪大的一个说:“希望已破灭,

我的创口疼得我心里发慌。”

另一个说:“末日已来临,

我的生活失去了欢欣,

但家中的妻儿子女,

还要我去抚养照应。”

管他什么妻儿子女?

我心中还有远大前程!

妻儿子女让他们去乞讨为生,

我的皇帝,皇帝被俘才叫人震惊!

哦!我的兄弟,答应我的请求,

我感到死期已近;

把我的身躯带回祖国,

我在故土长眠才能安宁。

我的十字勋章,

要挂在我的胸前,

那长枪要放在我的手边,

还有那把利剑要佩在腰间。

我要这样躺在墓里安眠,

犹如战士警戒在前沿,

等到隆隆的炮声把我惊醒,

战马的蹄声响在耳边。

我要看皇帝骑马驰过我的墓地,

利剑闪闪发光在阳光里,

我会从墓中一跃而起,

全副武装保卫我的皇帝。

知识拓展:舒曼的音乐评论

音乐评论成为19世纪蓬勃发展的新型事业,自18世纪以来音乐创作和欣赏活动逐渐扩大到音乐厅、歌剧院,出版商和音乐会经理人为保证自己的利益而重视报刊宣传,普通民众、业余爱好者也需要引导和帮助,更重要的是音乐家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他们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己也具有广博的修养,渴望用文字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并宣扬其艺术理想。而文学家、美学家也经常谈论音乐以阐述个人的浪漫主义观念,从霍夫曼赞美贝多芬的文章到韦伯宣传自己指挥的歌剧,从蒂克、让?保尔到瓦肯罗德等著名浪漫派作家都是如此。舒曼承续这个新时尚,利用《新音乐报》撰写尖锐生动而文彩飞扬的文章,阐述自己对音乐和音乐家的观点与主张。

?舒曼50年代将他发表于《新音乐报》上的文章编辑出版,这本文集的序言为他的“音乐评论”开宗明义:“能使读者注意某些已被现代潮流所淹没的艺术现象。”舒曼通过他10年间(1834-1844)的文章,对于贝多芬、舒柏特以及同时代的作曲家进行评论,具体诠释他评价音乐高低褒贬的标准,同时表明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目标。贝多芬所主张的“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是舒曼向往的艺术理想,在他眼里富于道德、热情和幻想的音乐,并“对所有的心灵都能起同样有力影响”的音乐才是值得尊重的。他明确写道“道德的法则也就是艺术的法则”,“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作出任何真正的艺术品”,“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绪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舒曼自己的创作,绝不满足于供人茶余饭后遣愁解闷,而是像他曾对克拉拉说的:“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政治、文学、人类都使我感动;……时代的一切大事打动了我,然后我就不得不在音乐上把它表达出来。”

舒曼为了宣扬并捍卫自己的艺术观,创造出“大卫同盟”这个虚构的组织和它的成员,并将其贯穿于所有的文章中:在他的幻想中,“大卫”这个旧约圣经里的“音乐始祖”成了一面理想的旗帜,被舒曼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些优秀作曲家都团结在这面大旗下,共同向社会的保守势力(舒曼称之为“音乐界的菲利士人”)发起冲击。在他的“大卫同盟”中,有三个主要人物,舒曼所写的文章经常以他们署名:“弗罗列斯坦”(Florestan)、“埃塞比乌斯”(Eusebius)和“拉罗大师”(MasterRaro),这是来自让?保尔小说《少不更事的年岁》(又译《血气方刚的时期》)的灵感,舒曼用弗罗列斯坦和埃塞比乌斯这两个“带有相反的艺术气质的人物”,来对应小说中性格相异的孪生兄弟,“而居于他们两者之间持折衷意见的乃是拉罗大师”。除此之外,柏辽兹、肖邦、门德尔松、李斯特、巴格尼尼及克拉拉和一些朋友们都是同盟的成员。舒曼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也渗透了“大卫同盟”中各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气质,他的评论和创作同样充满浪漫气息的幻想。

??舒曼的乐评代表了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的特征,他们自己是作曲家,因此具有极为精到的专业眼光,而观察分析音乐现象时的敏锐是以广博的文化修养作为根基。除去舒曼,同时期或稍后的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都是用文字或用音乐作品来表述自己的观念和体验。19世纪下半叶专业的音乐评论事业繁荣起来,而作曲家论音

文档评论(0)

酱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