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欣赏:莫扎特《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第一乐章片段
《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是莫扎特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即第27号钢琴协奏曲,被音乐家傅聪认为是莫扎特的精神遗嘱,代表他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创作此曲时,莫扎特正病魔缠身。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在简短的一小节引子之后,第一小提琴奏出了清新优雅的第一主题,柔美而富有表情。第二主题每隔两小节与管乐相对应,曲调比第一主题更为轻松、活泼。整个呈示部被第一主题清晰、纯粹而又典雅的旋律所支配,象征莫扎特虽然身处恶劣的境地,但仍保持明朗、积极乐观的心态。
莫扎特对协奏曲,尤其是钢琴协奏曲所做出的贡献相当于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贡献,而莫扎特为小提琴、长笛、双簧管、黑管、大管、圆号及小号写的协奏曲,也同样是这些乐器领域里的精品。
欣赏:莫扎特《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7首钢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他在巴罗克协奏曲的基础上,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模式,,成为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
莫扎特仍按照巴罗克协奏曲快-慢-快三个乐章的结构来创作。所不同的是,第一乐章采用“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结构,即先由乐队演奏出第一呈示部,主部、副部两个主题均建立在主调上;之后由独奏乐器与乐队共同演奏第二呈示部,主部、副部两个主题分别在主调和属调上,有时出现新主题。
在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尾声前,乐队停留在主四六和弦的延长音上,这时开始独奏乐器的炫技段落,称为“华彩乐段”,华彩乐段具有相当强的即兴性质,以显示独奏者精湛、高超的演奏技巧为主要目的。
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是慢板,有着抒情而悠长的旋律;第三乐章多采用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速度比第一乐章要快,情绪也更为热烈,具有明朗乐观的生活气息。
莫扎特协奏曲优秀作品:《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23钢琴协奏曲》、《G大调第3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4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5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等。
莫扎特创作的27首钢琴协奏曲经历了一个成熟的过程,莫扎特起初从改编J.C.巴赫等同代人的协奏曲作为试作,之后在萨尔斯堡时期自己创作过6首,这些仍属于探索性质。1777年的钢琴协奏曲(K.271)即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钢琴独奏的部分富于表情,乐队全奏与独奏间强有力的竞奏与呼应,类似莫扎特歌剧中那些丰富而个性化的角色对置,它预示了后期优秀协奏曲的戏剧性特征,但在乐曲的开始部分就加入钢琴的对应乐句,这点与后期的典型范式有所不同。
??维也纳时期是莫扎特协奏曲的丰收年代,为了自己每星期的专场演奏会,他创作的17首协奏曲各具特色。不论是K.449、K.450、K.482、K.488、K.503,还是仅有的两部小调性钢琴协奏曲K.466(d小调)和K.491(c小调),都显示出莫扎特掌握这种体裁的游刃自如。1786年的K.503是莫扎特最出色的作品之一,第一乐章的主题亲切坦诚,在乐章进行中主题在大小调上的色彩对置,和K.482(1785)中乐队多种乐器色彩的自由转换一样妙不可言;K.467慢乐章开始的小提琴音色引出钢琴柔和的歌唱,完全可以与莫扎特歌剧中最出色的咏叹调旋律相媲美;K.466所包含的内在戏剧性张力,它所采用的带有阴郁色调的d小调,使它有别于一般的钢琴协奏曲的华丽、轻松。总之,从优雅、细腻、柔情到天真、俏皮,从伤感、凄婉到情感的冲动与锐发,都可以在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里真切地领受到。18世纪音乐家所渴望的表达人的各种丰富情感的器乐,被莫扎特的音乐将其巨大潜力和可能性揭示出来。
??莫扎特在自己的创作中完善了钢琴协奏曲的古典范式,如同J.C,巴赫那样他仍按巴罗克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结构:快—慢一快的速度转换,却更为成熟完美。第一乐章所采用的奏鸣曲式,与交响曲及奏鸣曲中的同一曲式有些区别:它确定为“双呈示部”,即由乐队首先演奏第1呈示部,然后独奏出现与乐队一起协奏第2呈示部。这样不仅加深整个乐章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听觉印象,而且突出管弦乐队的丰富色彩。第1呈示部结束于主调,第2呈示部转入属调或关系调,与接续的展开部相接;另外,当再现部进入结束终止式时,乐队以主六四和弦引进钢琴独奏的华彩乐段(cadenza),最后以乐队与独奏的合奏结束整个乐章。华彩段具有相当强的即兴性质,以显示精湛技巧为主要目的。莫扎特为自己的协奏曲写作华彩乐段,贝多芬也曾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写过华彩段,后来的演奏家在弹奏古典协奏曲作品时,则选择其他更为华丽而富效果的华彩段。莫扎特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歌调,在气质、速度与调性上与前后乐章形成对比。第三乐章采用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速度一般要比第一乐章更快,情绪也更为热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