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传统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也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诗经》的风雅颂到楚辞的浪漫情怀,从汉赋的铺张扬厉到唐诗的意境深远,中国文学始终承载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材料二: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既要坚守文化根脉,又要与时俱进,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是一脉相承、毫无变化的
B.传统文化只需要保持原貌,不需要创新发展
C.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严峻挑战
D.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要完全抛弃传统元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有重要贡献
B.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体现
C.全球化使文化多样性得到更好的保护
D.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3.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4分)
4.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理解。(4分)
5.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故土情深》选段:老屋前的梧桐树又开花了,紫色的花朵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娇艳。这棵树是祖父年轻时种下的,如今已枝繁叶茂,见证了几代人的悲欢离合。每年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祖父坐在树下喝茶的情景,他常说:树有根,人也有根,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如今,我也到了祖父当年的年纪,终于理解了他话语中的深意。城市的繁华固然令人向往,但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永远是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每当夜深人静时,故乡的山水、乡亲的笑脸,都会在梦中重现。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梧桐树是文章的重要意象,象征着家族的传承
B.作者对城市生活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C.祖父的话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D.文章表达了深厚的乡土情怀
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8.请分析文章标题故土情深的深刻含义。(4分)
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树有根,人也有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劝学》选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C.虽有槁暴暴:暴露
D.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B.运用大量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C.强调君子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提高自己
D.认为人的天性是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分)
14.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启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了秋天的典型景象,营造出悲凉氛围
B.颔联无边不尽强化了时空的广阔感
C.颈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D.尾联写诗人因生活艰难而借酒消愁的情景
16.这首诗被后人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礼嘉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彭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湖南省衡阳市示范性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约场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中段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安底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