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北朝政治和he第19课北方民族大交融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蜀国吴国魏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宋齐梁陈南朝前秦短暂统一
政权前秦民族氐人物苻坚治理措施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影响缓和了民族矛盾,前秦统一了北方地区
淝水之战背景时间交战双方典故结果影响4世纪后期,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公元383年前秦VS东晋草木皆兵东晋胜利(以少胜多)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对北方)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割据局面蜀国吴国魏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宋齐梁陈南朝北魏
北魏的统治面临哪些难题?鲜卑族汉族生产方式游牧为主农耕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定居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民族矛盾尖锐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内容一:494年,由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魏书.任城王传》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2、洛阳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平城位置偏北,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内容二:推行汉化措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鲜卑姓拓跋贺楼邱穆陵步六孤贺兰独孤汉姓元楼穆陆贺刘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通汉婚
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语言认同形象认同血缘认同奠定基础表面看,孝文帝改革,使拓跋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传统习惯,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彻底融入了华夏民族;然而,华夏民族就像一杯水,拓跋民族犹如一勺盐,盐虽溶入水中,但它却使水发生了味觉和实质的变化,谁能说盐彻底消失了呢?材料二孝文帝改革以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皆译自(北魏)杨衒(xuàn)之《洛阳伽蓝记》影响①改善了鲜卑人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影响②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影响③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六镇起义蜀国吴国魏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宋齐梁陈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577年,北周灭北齐北朝
启示:①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有创新精神③改革要有魄力,不畏困难
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北方少数民族耕作图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少数民族开始定居,从事农业生产
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①生产生活:相互学习②社会习俗: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汉族士大夫食用烧烤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胡床椅子方凳西晋洛阳贵族使用的家具汉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用具等
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③政治制度方面:沿袭中原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北魏经典拓碑实行汉族君主专制制度
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④思想文化方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敕勒歌》鲜卑语译成汉语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魏书·序纪》④民族心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民族认同感与历史认同感增强。
民族大交融的特点是什么?民族交融领域民族交融的表现生产生活互相学习政治制度沿袭中原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社会习俗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①以汉化为主②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③内容广泛,方式多样
结合材料谈谈: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中华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