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芨有什么作用.docxVIP

中药白芨有什么作用.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白芨有什么作用

一、白芨的基本特性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主产于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其药材呈不规则扁圆形,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质坚硬,断面类白色,富粉性。中药理论认为,白芨性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质地黏腻,具有收敛、黏附的特性,这一特点与其核心药用作用密切相关。

二、主要药用作用

1、收敛止血

白芨的胶质成分(主要为白芨胶)可在出血部位形成胶状膜,覆盖创面并减少血液流失;同时能激活血小板聚集,促进凝血酶生成,加速局部凝血过程。其止血作用温和且持久,尤其适用于肺、胃等内脏出血及体表小血管破裂出血。实验显示,白芨提取物可使出血时间缩短约30%-40%,对毛细血管出血的效果优于动脉出血。

2、消肿生肌

白芨含黏液质、淀粉等成分,外用时能在皮肤或黏膜表面形成保湿膜,减少外界刺激;内服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因子代谢,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疮疡类病症,未溃时可抑制炎症扩散,已溃后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研究表明,白芨制剂可使皮肤溃疡的愈合时间缩短约1/3。

3、保护黏膜

白芨的黏滑质地能附着于消化道、呼吸道黏膜表面,形成物理屏障,减少胃酸、刺激性食物等对黏膜的损伤。临床观察发现,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用白芨制剂后,黏膜修复速度较未使用者提升约20%-25%,疼痛症状缓解率可达60%以上。

三、临床应用场景

1、出血类病症

(1)肺系出血: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常与仙鹤草、阿胶配伍使用。某患者因肺结核出现间断性咯血,每日出血量约10-20毫升,服用白芨粉(每次3克,每日3次)配合常规抗结核治疗后,1周内咯血次数减少,2周后基本停止。

(2)胃系出血:胃溃疡、胃炎导致的吐血、黑便,多与乌贼骨、三七粉联用。临床案例显示,对急性胃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芨煎剂(每日15克),止血有效率可达85%以上。

(3)外伤出血:小面积刀伤、擦伤时,将白芨研末外敷,可快速止血并减少感染风险。例如,手部切割伤出血时,直接撒布白芨粉并加压包扎,通常5-10分钟即可止血。

2、疮疡与皮肤问题

(1)疮疡肿毒:初期红肿未溃时,可用白芨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研末调敷,减轻肿胀;溃破后与黄芪、当归配伍,促进肉芽生长。某患者背部疖肿溃破后久不愈合,使用白芨生肌散(白芨、乳香、没药按2:1:1比例研末)外敷,每日换药1次,10天后创面明显缩小。

(2)皮肤皲裂:冬季手部、足部因干燥出现裂口时,取白芨粉与凡士林按1:3混合成软膏,每日涂抹2-3次,连续使用1周,裂口愈合率可达90%以上。

(3)烧烫伤:浅二度烧烫伤无感染时,用白芨粉调麻油外敷,可缓解疼痛、减少渗出,促进表皮再生。

3、黏膜损伤修复

(1)消化性溃疡:白芨常作为辅助用药加入复方中,如经典方“乌及散”(乌贼骨、白芨按2:1比例),可保护溃疡面并促进修复。临床数据显示,连续服用4周后,溃疡愈合率可达70%左右。

(2)口腔黏膜损伤: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时,用白芨粉含漱(每次2克,温水调开),每日3-4次,疼痛缓解时间较常规用药缩短约1-2天。

四、使用注意事项

1、配伍禁忌

白芨与乌头类药物(川乌、草乌、附子)存在配伍禁忌(中药“十八反”明确记载“半蒌贝蔹及攻乌”),二者同用可能增加毒性或降低疗效,临床需严格避免联用。

2、用法用量

(1)内服:煎服时常用量为3-10克,需提前浸泡30分钟以上,煎煮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充分溶出有效成分;研末吞服时每次1.5-3克,每日2-3次,可用温水或米汤送服,减少对胃的刺激。

(2)外用:研末外敷时需过80-100目筛,确保粉末细腻,避免颗粒刺激创面;调敷时可根据病症选择介质(如疮疡未溃用醋调,已溃用蜂蜜调,烧烫伤用麻油调)。

3、特殊人群

(1)孕妇慎用:白芨虽无明确毒性,但因其收敛作用可能影响气血运行,孕早期或有流产史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实证出血者慎用:对于血热妄行(表现为出血鲜红、伴烦躁口渴、舌红苔黄)或瘀血内阻(出血紫暗、伴刺痛)引起的出血,需配合清热凉血或活血化瘀药使用,单独使用可能加重症状。

4、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内服后可能出现轻微胃部不适(如胀闷、恶心),建议饭后服用;外用时偶见局部皮肤瘙痒,多因粉末残留或过敏导致,停药后可自行缓解,严重者需及时清洗并就医。

实践表明,白芨作为传统止血生肌要药,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对多种出血性疾病及皮肤黏膜损伤具有显著疗效。临床应用时需结合具体病症、体质及配伍,方能最大化发挥其药用价值。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