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踩踏安全教育课件
第一章踩踏事故的严重性与典型案例
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故36死亡人数生命瞬间消逝49受伤人数多人重伤致残5分钟事故时长灾难迅速发生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严重踩踏事故。事故发生在通往观景平台的阶梯处,由于人群过度密集、秩序混乱,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这起惨痛事故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珍爱生命。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在人群密集场所,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边观景平台的阶梯处。这是一个呈瓶颈状的狭窄通道,当大量人群同时涌入时,形成了致命的拥挤。现场监控显示,人群密度远超安全标准,前方人群无法前进,后方人群继续推挤,最终导致多人跌倒被踩踏。珍爱生命,远离踩踏
其他典型踩踏事故回顾1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迎春灯展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事故发生在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的迎春灯展活动中,由于组织不当、人员过度集中,在一座桥梁上发生严重踩踏。2各地节庆活动多起群体性踩踏事件在庙会、灯会、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中,因人群管理不善、应急措施不足,多次发生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3国际典型案例全球性安全挑战麦加朝觐踩踏、印度宗教节日踩踏等国际案例表明,踩踏事故是世界性的公共安全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和防范。这些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踩踏事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群密集的场所。只有提高警惕,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有效避免悲剧重演。
踩踏事故的致命原因挤压性窒息人群密度过大时,胸腔被严重压迫,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缺氧窒息。这是踩踏事故中最主要的致死原因,数分钟内即可致命。连锁倒地效应当前方有人跌倒时,后方人群无法及时停止,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续倒下,形成人叠人的危险局面,加重踩踏伤害。恐慌情绪扩散突发事件引发的恐慌会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导致无序逃生和盲目奔跑,使本已拥挤的环境更加混乱,大大增加踩踏风险。
第二章踩踏事故的高风险场所与诱因了解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什么情况下风险最高,可以帮助我们提前识别危险,采取预防措施。本章将详细分析高风险场所的特征和踩踏事故的常见诱因。
高风险场所识别体育场馆大型体育赛事结束后,观众集中离场时容易在出口处形成拥堵。尤其是在赛事结果出人意料或发生冲突时,人群情绪激动,更易失控。交通枢纽火车站、地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在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巨大。狭窄的通道、楼梯、闸机口都是踩踏高发区域。商业中心大型商场在促销活动、节庆打折时会吸引大量顾客。电梯口、收银台、热门商品区域人群密集,存在踩踏隐患。楼梯通道建筑物内的楼梯、走廊、门厅等狭窄空间,特别是转角处、楼梯口,在人群集中通行时极易发生推搡和踩踏。文娱活动演唱会、音乐节、跨年活动等大型聚集性活动,参与者情绪高涨,容易出现无序涌动,加上灯光昏暗、视线不佳,危险性更高。宗教场所庙会、朝圣、宗教节日等活动参与人数众多,信众虔诚心切,往往忽视安全,在进出口、祭拜区域易发生拥挤踩踏。
踩踏事故诱因详解直接诱因人群过度集中当单位面积内人数超过安全承载量,每人可支配空间不足0.5平方米时,就进入了危险密度区。突发事件刺激爆炸声、枪声、火灾警报等突发声响,或谣言传播,会瞬间引发集体恐慌,导致人群失控逃散。好奇心驱使围观事故、追逐明星、抢购商品等行为会吸引大量人群聚集,在有限空间内制造严重拥挤。管理因素组织不当:活动策划方未合理控制人数,未设置足够的出入口和疏散通道秩序混乱:现场缺乏有效的人流引导和管控,工作人员配备不足设施缺陷:场地设计不合理,标识不清晰,照明不足,紧急出口被堵预案缺失:没有制定应急预案,缺乏演练,应对突发情况能力不足意识淡薄:公众安全意识薄弱,不遵守秩序,盲目跟从他人行动风险叠加效应:当多个诱因同时存在时,踩踏事故发生的概率会呈指数级上升。因此,必须从源头做好预防和管理工作。
空间有限,安全隐患大当你发现周围人群密度过大,身体被挤压无法自由移动时,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此时必须保持冷静,寻找机会脱离人群或采取保护姿势。安全密度每人约2平方米可自由行走转身警戒密度每人约0.5-1平方米行动受限需警惕危险密度每人少于0.5平方米呼吸困难极度危险
第三章踩踏事故的预防措施预防永远胜于救治。通过科学的个人防范、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全面的安全教育,绝大多数踩踏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本章将从个人、集体和社会三个层面,系统介绍踩踏事故的预防策略。
个人防范要点01提前规划路线参加大型活动前,务必了解场地布局,记住多个安全出口位置,规划好进出路线。不要只关注主要出口,备用通道同样重要。02避开人群中心在人群密集区域行走时,尽量选择边缘路线,靠近墙壁或护栏,避免被卷入人流中心。不要逆流而行,顺势而为更安全。03保持冷静理智无论遇到什么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