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基本信息
本项目为XX建筑主体结构加固工程,位于XX市XX区,建筑总面积约15000㎡,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成于2005年,目前拟进行功能升级改造。根据原结构设计文件及现场检测结果,部分梁、柱构件存在承载力不足、混凝土裂缝等问题,需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技术进行处理,以确保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
1.2结构现状分析
经现场勘查及结构检测,原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框架梁跨中区域普遍存在竖向裂缝,裂缝宽度0.1-0.3mm,部分梁支座处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框架柱柱根混凝土碳化深度达2.5-3.0mm,局部保护层厚度不足,存在露筋现象;部分楼板因荷载增加,跨中挠度接近规范限值。上述问题已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需针对性加固。
1.3加固目标及依据
本工程加固目标为:提高梁、柱、楼板的承载力和刚度,控制裂缝发展,恢复结构整体性能;加固设计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及相关设计文件,确保加固后结构满足现行规范安全要求及使用功能需求。
二、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图纸会审
施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及设计单位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参与图纸会审。重点核对加固设计图纸中的构件位置、加固范围、碳纤维布规格(如厚度300g/㎡、宽度200mm)、胶粘剂型号(如浸渍胶粘结强度≥30MPa)等技术参数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针对原结构检测报告中提到的梁跨中裂缝、柱根混凝土碳化等问题,确认加固设计是否覆盖所有缺陷部位,避免遗漏。例如,某框架梁的裂缝加固图纸中未标注裂缝修补工序,经会审后补充了“裂缝注浆处理”的前置工序,确保碳纤维布粘贴前基层平整无裂缝。
2.1.2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
根据图纸会审结果及现场勘查数据,编制详细的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方案,内容包括:施工流程(基层处理→涂底胶→找平处理→粘贴碳纤维布→表面防护)、劳动力组织(每个班组配备3名专业粘贴工人、1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机械设备配置(角磨机、滚筒、压板等)、质量保证措施(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方案编制完成后,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再报监理单位审核,确保方案符合《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及项目要求。
2.1.3技术交底
方案审批通过后,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采用“讲解+示范”的方式,确保工人理解每道工序的操作要点。例如,基层处理环节,要求用角磨机打磨至混凝土表面露出新茬,并用丙酮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浮灰;粘贴碳纤维布时,需用滚筒反复滚压,排除气泡,确保胶粘剂饱满;搭接长度需符合规范要求,≥100mm。同时,明确质量标准: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正拉粘结强度≥2.5MPa,无空鼓现象。
2.2材料准备
2.2.1碳纤维布选型与检验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高强度Ⅰ级碳纤维布,抗拉强度≥3400MPa,弹性模度≥2.4×10?MPa,伸长率≥1.7%。材料进场时,需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及质量保证书,并按规定抽样复检(每100㎡为一批,每批抽取3卷),检测项目包括抗拉强度、弹性模度、伸长率及与胶粘剂的兼容性。例如,某批次碳纤维布复检时发现抗拉强度仅3200MPa,不符合设计要求,立即退场更换,确保材料性能达标。
2.2.2胶粘剂选型与检验
胶粘剂包括底胶、找平胶和浸渍胶,需选用与碳纤维布配套的产品,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要求。底胶用于渗透混凝土基层,提高粘结强度;找平胶用于填补裂缝、凹陷及保护层剥落部位;浸渍胶用于粘贴碳纤维布,确保其与混凝土共同受力。材料进场时,检查胶粘剂的出厂日期(有效期≥6个月)、包装密封性,并抽样复检(每5吨为一批),检测项目包括粘结强度、抗拉强度、固化时间。例如,某批浸渍胶复检时发现固化时间超过规范要求(≥60min),不得使用,避免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2.2.3辅助材料准备
辅助材料包括丙酮(用于清理基层,纯度≥95%)、砂纸(用于打磨基层,目数为80-120目)、滚筒(用于涂胶,橡胶材质)、压板(用于压实碳纤维布,铝合金材质)、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辅助材料需根据施工进度提前采购,确保数量充足,避免因材料短缺影响施工。例如,砂纸需准备足够的数量,因为基层处理时需反复打磨,砂纸磨损较快,需及时更换,确保基层处理质量。
2.3现场准备
2.3.1场地清理与平整
施工前,将加固区域内的杂物(如模板、钢筋、垃圾)清理干净,确保施工面无障碍物。对于梁、柱构件,需清除表面的油污、浮灰、疏松混凝土,用钢丝刷打磨至坚硬基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62∕T 3175-2019 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技术规程.pdf VIP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21套(最全).doc VIP
- 2025年《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要点 .pdf VIP
- TCEPCA《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现场系统调试技术规范》.docx VIP
- DB14T3520-2025水土保持梯田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GB50607-2010: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AQ 2003-2018 轧钢安全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SMT工艺能力单元6--掌握贴片设备和贴片工艺.pptx VIP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pdf VIP
- 就业社会政策..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