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世界文化遗产——会安古城
会安古城的历史
会安古城在历史进程中,诸如临邑、怀铺、大占、会安等地名曾一度闻名遐迩。两千多年前,晚期沙萤文化已在这片土地上发育。近来,考古学家挖掘出4座墓葬:安邦、后社I、后社II、春林以及5个居民点:后社I、长朔、东滩、青占和保陀并发现沙萤文化时期最典型的甕形墓以及生产工具、石器、饰品、陶器、玻璃和金属器皿,特别是两种汉朝铜币和铁器。俄厄文化及所发现的精致饰品证明早在公园初期这里存在外贸活动。
公园2至14世纪的临邑,已是一座颇具发展规模的海港城镇,吸引来大批阿拉伯、巴斯(今伊拉克)、印度、中国的商人。许多古籍曾记载,大占港、临邑蒲对茶乔城和美山庙塔的兴盛起着重要的作用。保存至今的庙塔地基、占族古井、占人石雕像及华人、越人和阿拉伯人留下的遗物,可以推测,早在16至19世纪,这里已是繁荣发达的大占商港。
后来,发展停滞了下来。会安渐渐被外界遗忘。16世纪初,第一批西方传教士和商人进驻会安。接着,中国人、日本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陆续前来经商。1558年,阮璜驻守顺化和广南,垦荒建城,发展经济。会安成为同国外通商之地而发展成全国和东南亚最繁华的国际商港。各国商船拥挤地停泊在港口。来自日本、中国、葡萄牙、印度、法国、英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的水手和商人,熙熙攘攘地进出会安港城。在这里交易的货物有布匹、丝绸、绿茶、象牙、陶瓷、药材、蜜糖、漆器、珍珠、硫磺、锡器等。
19世纪末,秋盆江的出海口淤积变浅,船只来往困难,会安商港再次衰弱,逐步被30多公里以外的岘港所取代。许多华商和越商纷纷转移到岘港或西贡的堤岸(今胡志明市),留下长满青苔的古屋和冷清寂静的会安古城。
近百年来,越南经历了两次残酷的战争,但会安却侥幸躲过了战火的难劫。懂得哲理的会安人充分意识到,必须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会安——世界文化遗产
在很长的时间里,会安曾经是几乎被忘却的古老小城。20世纪80年代初,这座小巧玲珑的海港城镇吸引着国内外科学家和四方游客的注视。
作为世界上罕见、越南唯一的东南亚传统商港,会安几乎完整地保存了所具有的一千多座古建筑的原始状态,如街道、房屋、会馆、亭台、寺庙、祠堂、古井、墓葬等。古建筑群不仅带有越南艺术传统,还带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迹。经历若干世纪,当地百姓仍保留原有的风俗习惯、礼仪、文化信仰及传统食谱。会安昔日的繁荣推动邻近区域的养蚕、丝绸、织布、木具、铸铜、采矿各行业,改变了地区面貌,成为中部繁华富裕的一片土地。
会安拥有纯洁宁静的自然环境,那里有世外桃源式的郊外村落、娓娓诗意般的秋盆江、充满阳光的洁白沙滩和碧蓝大海、盛产燕窝的劬劳占群岛及各种奇异鸟类的原始森林。
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在摩洛哥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次会议,该会议于12月1日将会安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特点
统计显示,有1360处遗迹被列入国家或地方的重点保护名录,分布在12个乡坊,密度为26处遗迹每平方公里。其中近90%位于市区(明安坊为64.2%、锦铺为12.7%、山风为8.1%、清河为3%、新安为0.7%)。特别是,明安坊2平方公里的街道区集中了会安大部分著名遗迹。在这里,街道狭短蜿蜓,纵横交错,竖向有陈富街、白藤街及阮太学街,横向有阮惠街、黎利街、黄文树街及陈贵甲街。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大多数建筑是传统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
会安古街的每个角落,都凸显出古老的姿态。游客通过建筑款式在任何地方都能辨认出时空的痕迹:青苔与树草覆盖着阴阳瓦屋顶、昔古陈旧的灰色墙壁、珍禽异兽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雕像。仿佛在某一遥远的时刻,时空已停滞凝冻并存在至今日。
事实证明,木工、瓦匠、陶瓷业领域里有天赋才华的日本人、华人、越人及占婆人在会安古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印迹。
会安的古屋是古建筑群体中的重要部分。古屋一般呈管型,狭窄的铺面宽约6米,面深度则较深。前后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前面是铺面,中间是天井,桥屋连接前屋和后屋。后屋是卧室和库房,古屋以砖木结构为主,梁柱之间榫铆相接,不用铁钉。屋外由砖墙围住,屋顶铺阴阳瓦,地面铺砖石。门簪是门楣上的圆形装饰,位于画满阴阳八卦、飞禽走兽各种图案的门扇上方。临街古屋的内部装饰更为讲究和显眼。昔日河内与顺化城里,这类款式的铺面房屋是很常见的
来远桥
会安古建筑中最吸引人注目的是来远桥。它是会安留下的唯一一座古桥,成为会安古城的标志,桥垮秋盆江的10米宽的小支流,位于会安古街区的西边,将陈富街和阮氏明开街连接在一起。该桥是由日本侨民于17世纪初建造,最初称为“日本侨”,后经多次重修,最后一次是在1986年。
来远桥,长18米,宽3米,结构独特:上庙下桥,庙顶为黑色阴阳瓦,殿内供奉镇武北帝,故俗称“庙桥”。外观具有日本式木结构建筑风格,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