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二A卷.docVIP

贵州省毕节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二A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贵州省毕节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二)A卷

一、基础知识(共7题;共68分)

1.(8分)根据拼音写词语。

huáng?dì

nì?shuǐ

fǎn?huí

xián?shù?zh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8分)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

素________??般________???令________

3.(9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五________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较???________山________水

排________倒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日???千________万________

4.(6分)(2018五上·汽开区期中)根据所给意思选择正确的成语。

A.变本加厉????B.相濡以沫????C.支支吾吾????D.肆无忌惮

①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________

②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________

③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________

④告诉我们一同处在困难的处境中,要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________

5.(10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①她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写下的并________投诉信,________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②空姐________心里很委屈,________还是很有礼貌地把留言本交给乘客。

6.(7分)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①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②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③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7.(20分)默写《山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34分)

8.(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

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②校园里的花房里开除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③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④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走过来,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⑤___奶奶病得很重___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___奶奶有点不相信___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___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___女孩害羞地说___

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⑦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⑧五年前,我偶然想到,如果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

⑨结果让我A(大声疾呼?大失所望)。几百名高中学生,文章的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B(忧心忡忡?心急如焚),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了处罚……那些竭尽全力地从道德高度教训4岁小女孩的全过程,让我从心底里厌恶。

⑩这件事曾强烈地刺激了我,我没想到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么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

(1)文中AB两处的横线上,选用哪个成语最合适?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B:________

(2)给第五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

________奶奶病得很重________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________奶奶有点不相信________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________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________女孩害羞地说________

(3)用心读读第一至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4)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成语的意思。

①赞不绝口:________。

②径直: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2****96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