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水性质和运动(真题解析).doc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水性质和运动(真题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真题解析

1.(2005年江苏)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下图是科考题船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科考航线上a、b、c、d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A.aB.bC.cD.d

(2)科考船途经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A.3个板块B.4个板块C.5个板块D.6个板块

答案:(1)C解析:基础知识考查题,C点位于副热带海区附近,所以表层海水盐度最高。(2)D解析:根据航线,跨越了6大板块。

2.(2005上海)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填写数码),判断理由是: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多项选择)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D.西岸有寒流流经

(3)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4)在自然带A、B、C、D中,名称相同的是(填写字母),它们都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震中位置大致在(F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海水盐度和温度、自然带等知识,要求考生有较好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1)①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有大量河水注入稀释(2)ACD(3)纬度水分(4)AC热带种植园农业(5)F逆(反)

3.(2005全国文综1)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3)题。

(1)图4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2)从图4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

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

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

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

深度增加而升高

(3)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一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1)C由题意可确定=1\*GB3①线是叶绿素含量线,根据课本知识可确定=3\*GB3③是温度曲线。

(2)B根据温度曲线图直接确定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3)D由温度曲线知长江口表层水温为17℃可知,测量时间应为春秋季节。而“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4.(2005年全国文综一)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解析:B6月下旬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而马尔代夫附近海域至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基本在赤道附近,所以船上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6月下旬北印度洋吹西南风,暖湿的西南气流从印度洋吹到陆地上来,形成热带季风的湿季,同时西南风将海水向东吹,形成北印度洋夏季洋流,所以向东航行的船只在此段顺水顺流。又因吉隆坡位于马来半岛上,油轮要到达新加坡必须经过其南部海域马六甲海峡。

5.(2006年上海)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单项选择)

A.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单项选择)

A.森林B.草原C.荒漠D.草甸

(3)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地带性的表现。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文档评论(0)

每天进步一点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每天进步一点点,快乐生活每一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