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pdfVIP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

遗址属于我国()

A.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2.考古工作者在黄河流域一处距今约4400-3800年的遗址中,发现了一种表面黑色,通体锃亮,壁器最薄

处不足一毫米的“蛋壳陶”。这反映了当时()

A.农桑文明的出现

B.制陶技术的发展

C.雕刻技术的成熟

D.纺织技术的进步

3.在陶寺遗址的墓葬区中,大型墓葬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等;而

小型墓葬中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表明黄河流域()

A.原始手工业发展迅速

B.社会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C.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

D.居民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4.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

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中原地区的文明程度较高

B.玉器等制造业开始出现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5.《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部落联盟首领选举的故事:“一位叫放齐的酋长推举尧的儿子丹

朱,尧马上表示,丹朱‘顽凶’不可用,尧与大家反复相商,又用各种办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将舜立

为尧的继任人。”这反映出()

A.禅让制“选贤举能”

B.世袭制逐渐确立

C.“公天下”推行困难

D.分封制开始流行

6.西周时期,“天子”统治的地域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卿大夫统治的采邑叫“家”,

天下、国、家的层次得以落实。这表明,分封制的实行()

A.促进了对外交流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确立了世袭制度

D.巩固了统治秩序

7.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1次。据鲁史《春秋》记载,242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

子只有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国君竟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

B.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C.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8.据统计,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二百多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

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最终,秦国兼并各国完成统一。这表明当时的历史主流是()

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C.兼并战争,走向统一

D.民族交融,往来频繁

9.有学者认为:“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

他们。”这一政策是()

A.严明法度

B.奖励军功

C.编制户口

D.鼓励耕织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下列主张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

的是()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

1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是中国人安排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清明前后,种瓜点

豆”“谷雨栽下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由此可知,节气文化服务于()

A.商品贸易的交流

B.手工业的创新

C.农耕文明的发展

D.政治制度变革

12.在秦汉时期,廷议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由皇帝公布廷议的议题及参与的官员,在集议后由皇帝裁断。

如果委托大臣主持,官员需将所议的过程及结果以书面形式向皇帝汇报。这一规定()

A.体现了皇权至上

B.杜绝了决策的失误

C.防止了君主专制

D.保证了程序的公正

13.“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

文档评论(0)

专业设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活动方案撰写,ppt撰写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