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四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四章

1

目录

contents

微生物生态学基础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功能

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微生物检测与评价方法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2

01

微生物生态学基础

3

4

微生物之间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形成竞争关系。

竞争关系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形成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

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抗生素等物质,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形成拮抗关系。

拮抗关系

5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01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改变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

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02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含量等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产生影响。

微生物与环境的协同作用

03

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例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同时环境也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存条件。

6

02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功能

7

8

浮游细菌

底栖细菌

藻类

原生动物

01

02

03

04

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参与水体自净过程。

附着在水底沉积物上,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营养物质。

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水生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摄食细菌和藻类,调节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9

附着在尘埃颗粒上,随空气流动而传播,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细菌

通过空气传播,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真菌孢子

通过飞沫或气溶胶传播,感染人类和动植物。

病毒

10

高温环境微生物

低温环境微生物

高盐环境微生物

高压环境微生物

生活在高温环境中,如火山口、热泉等,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生活在高盐环境中,如盐湖、盐碱地等,具有耐盐的特性。

生活在低温环境中,如南北极、高山雪线等,具有耐低温的特性。

生活在深海等高压环境中,具有耐压的特性。

11

03

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12

活性污泥是一种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组成的微生物群体,它们通过吸附、氧化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

生物膜是附着在固体表面的一层由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构成的薄膜。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

13

生物滤池法中的微生物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气中污染物的装置。废气通过滤料层时,污染物被滤料上的微生物吸附并降解。

生物洗涤法中的微生物

生物洗涤法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气中的污染物溶解到洗涤液中,再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污染物的方法。

生物滴滤法中的微生物

生物滴滤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它采用惰性材料作为填料,废气从底部进入,与从顶部喷淋下来的循环液逆向接触,使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循环液吸收,进而被微生物降解。

14

好氧堆肥中的微生物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好氧堆肥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

厌氧发酵中的微生物

厌氧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过程。厌氧发酵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等。

15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或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从而恢复受污染环境的生态功能的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类型。

生物强化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是通过向受污染环境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或酶制剂,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和效率的技术。生物强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土壤、水体和底泥等多种环境介质的修复。

生物刺激技术

生物刺激技术是通过向受污染环境添加营养物质或电子受体等,刺激土著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从而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和效率的技术。生物刺激技术可以应用于土壤、水体和底泥等多种环境介质的修复。

16

04

微生物检测与评价方法

17

利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数量。

显微镜检测法

培养法

生理生化法

通过特定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使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进而进行计数和鉴定。

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如营养类型、代谢产物等,对其进行检测和分类。

03

02

01

18

03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抗体等)作为识别元件,结合换能器将生物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

01

免疫学技术

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02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于核酸分子杂交、PCR扩增等原理,对微生物的核酸进行检测和鉴定。

19

1

2

3

通过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分离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文档评论(0)

186****3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