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VIP

2022届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2021.9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有谓:“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下列选项中,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立嫡之制”是周定天下的主要动力

②周开始由“诸侯之君”变为“诸侯之长”

③“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分封制

④周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西汉对诸侯王葬制有明确的规定,不轨的诸侯王死后不能使用玉衣。汉武帝时期,畏罪自杀的济北王刘宽死后就没有使用玉衣,草草下葬;中山靖王刘胜无不轨的行为,他死后得用金缕玉衣下葬。这说明,当时()

A.官营手工业技术发达B.葬制规定被严格执行

C.地方势力被有效控制D.专制皇权已空前加强

3.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专制政权为广泛吸收下层士人进入官僚队伍,以便实现权力的再分配和再调整。唐代进士科录取名额极为有限,另有一部分人通过门荫、年劳、捐纳、杂色入流等途径进入仕途,这部分人数量大约是进士数量的十倍。据此可知,当时()

A.世家大族仍垄断官员选拔B.科举选官加强中央集权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官僚政治的贵族色彩浓厚

4.贞观初年,太宗诏令收集天下谱牒,撰成《氏族志》一书,明确指出撰修《氏族志》“不须论数世以前,支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列皇室为第一等级,后族为第二等级,山东士族崔斡为第三等。这一改革()

A.消除了士族阶层威胁B.淡化了家族门第观念

C.瓦解了传统宗法思想D.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

5.据《石林燕语》载:“本朝太祖始以赵中令独相,久欲拜薛文惠公等为之副而难其名,召学士陶谷问:‘下丞相一等有何官?’谷以‘唐有参知政事’对,遂以命之。”

参知政事任期情况表(局部)(北宋可考的参知政事共有87人)

具体人员

任职时间

任期

薛居正

乾德二年(964)四月至宝六年(973)九月

9年5个月

刘熙古

开宝五年(972)二月至开宝六年(973)五月

1年3个月

李穆

太平兴国八年(983)十一月至雍熙元年(984)正月

2个月

结合材料信息,以下对于参知政事的认知正确的是()

①参知政事经历了唐朝至宋朝的变迁②北宋参知政事的任期未有明确规定

③北宋参知政事作为副丞相总理财政④任期无定期是北宋皇权加强的表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元代行省设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政等六七名正副长官,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无所不辖。可以说,元代行省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中充当了分寄与集权的枢纽。由此可知,元代()

A.赋予地方部分权力B.明确划分了中央与地方权限

C.强化了君主专制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7.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

A.推动了当地社会进步B.消除了民族差异

C.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D.改变了夷夏观念

8.康熙时出现了一个特有的职称“内廷行走”,它不是某一固定御用机构官员的特定称谓,而是对那些虽然身份不同、却拥有同等的在内廷、皇帝身边工作机会的官员的共称。乾隆以后,这一职称在史料中出现的越加频繁。“内廷行走”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上在皇帝身边形成了“要职”再聚合的办事机制。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内廷官员政治地位平等

C.官僚政治体制发生异变D.君主决策大权的旁落

9.清代前中期,各省税款由户部统一调拨。后由于财政困难,1853年,清廷逾令各省每年将库款“按年定数指拨解部”,各省督抚筹款上解,形成了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财政系统。这说明当时()

A.汉族官僚地主地位的上升B.地方督抚专政局面已经形成

C.中央财权完全转移到地方D.国内政局变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