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5/NUMPAGES5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其节奏韵律,体会古体诗之美,并背诵诗文。
【教学重点】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2.感受其节奏韵律,体会古体诗之美,并背诵诗文。
【教学难点】
感受其节奏韵律,体会古体诗之美,并背诵诗文。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同学们,说到古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预设:《诗经》《唐诗三百首》李白、杜甫……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说到古诗,人们往往会想起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想到辉煌的唐诗宋词。其实,东汉末年,也有着这样一些诗人或诗作,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时代,一起品味诗歌的魅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
1.诗文朗读
(1)情境诵读
播放四首古诗情境课文诵读版,入情入境,带领学生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
①注意字词读音。
②注意断句和节奏。
(2)字词正音
遗(wèi)枥(lì)罹(lí)禽兽(qínshòu)
2.文学常识
(1)《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19首编入《文选》而成。这19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2)曹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3)刘祯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染疾而亡,时年三十八。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其中,代表作《赠从弟》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
(4)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设计意图:形成整体感知和基本认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堂活动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结合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几首诗歌在形式和节奏上有什么异同点?
2.探究方法
(1)自由诵读四首诗歌;
(2)比较总结形式、节奏上的异同。
3.成果展示
(1)同:都是古体诗
(2)异:
《庭中有奇树》《赠从弟》和《梁甫行》都是五言古诗,节奏都是2/3;
《龟虽寿》是四言古诗,节奏是2/2。
《庭中有奇树》押的都是i韵,其他的韵律较为自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自主感受古体诗的特点。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结合课下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思考四首诗歌的大意,并将大意用优美的语言朗诵给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综合素养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七上1.春 同步练习.doc
- 八上第10课《美丽的颜色》教案.docx
-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课件.pptx
- 八上13《与朱元思书》课件.ppt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导读专题练习《朝花夕拾》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题(含答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导读专题练习《朝花夕拾》.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