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镇江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语段,给句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所给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齐晓轩蔑视的目光,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矗立在一块巨大高sǒng的岩石上,吸引着全部毒气弹的袭击,他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yíng得时间,转危为安。
(摘自《红岩》)
2.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______,______。”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待人处事、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2)停宿北固山下的王湾,面对辽阔江面、和风顺水,写下②“______,______”描绘壮美江景;登临北固亭的辛弃疾,用一问一答③“______?______”赞叹眼前风光,这些诗句让不足60米高的北固山美名远扬。若真如《陋室铭》开篇所说④“______,______”,那么王湾和辛弃疾也算是北固之“仙”了。
3.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书分有字书与无字书。有字书是______,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字书是______,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会读书的人,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既从书籍中学到知识,也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古往今来,那些事业成功者绝大多数都()善于读有字书,()善于读无字书。(),现实中常有人只重视读有字书而不善于读无字书,不能经世致用,容易(),脱离实际。只会读有字书而不会读无字书,就好比单腿走路,所行不速,更行不远。(),要善读无字之书。
(1)横线上的短语,依次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不求甚解
B.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不求甚解
C.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纸上谈兵
D.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纸上谈兵
(2)括号中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就是……然而……因此……
B.不……就是……而且……那么……
C.既……又……而且……那么……
D.既……又……然而……因此……
4.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象形字本于图画。初民常以画记名,以画记事;这便是象形的源头。……画出那物形的大概,是象形字。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材料二】以汉字作为设计元素,是现代标识设计中常用的创意。汉字造型和标识设计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标识设计以意造形、以形达意,是高度艺术化的产物。
在运用汉字的“形”进行现代标识创意设计时,应结合平面构图中关于形式美的规律,如打散、变异、重复、错位等。将汉字设计元素进行设计重组或打散重构,在充分表达设计主题和设计理念的同时,也保留了汉字的神韵,具有鲜明个性与时代特征。
(摘自2021年10月8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由“北大”两字的篆体上下半相嵌入组合而成。在包括篆体在内的古文字中,“北”字像背对背的两个人,“大”字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合起来都是人的形象,体现了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此外,“大”字两肩扛起上面的人,则彰显了北京大学的责任担当。
(摘自2024年4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1)小江教妹妹识字,你认为从“三个古代汉字”中的哪个字入手较好?用正楷在米字格内写出所选字,并说明理由。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帮小江写一段话,向妹妹介绍“永久自行车标志”。
(3)请借助材料二,用一句话评价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扬子津①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唐]孟浩然
所思在建业②,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③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注释]①扬子津:古渡口名,在长江北岸。②建业:南京古称,有建立大业之意。③茅山:在镇江句容,因汉时三茅君隐居于此而得名。④少微星:星宿名,这里指刘隐士。⑤劳:徒劳。
5.颔联中“愁”原因有哪些?请概括。
6.颈联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愿?请结合“驰”“极”二字说说。
7.“欲往大江深”与《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写法相似,请简析。
(二)(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四年四月,兀术①入寇,回至镇江。韩世忠②已提兵驻扬子江焦山以邀③之。时敌众数万,世忠战士才八千。敌遣使与世忠约日会战。
世忠募海船百余艘,进泊金山下。仍植一旗,书姓名表其上。预命工锻铁相联为长绠④,贯一大钩,遍授诸军之强健者。平旦⑤,敌拥千舟噪而前。比合战,世忠分海船为两道出其背。每缒⑥一绠则曳一舟而入。敌不得渡,复遣使愿还所掠及献马五千。
江之南北两岸皆敌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