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基本思想
⚫主要专业课,学生还是应该投入一定的精力;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工艺原理;
⚫有一定的知识面;
⚫适当记忆一点东西,故采用闭卷考试;
⚫最后成绩按(70%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计算,其中平时
成绩按完成课堂作业的次数评分;
⚫成绩要反映努力的程度,尽量使大家都及格。
二、重点章
1、4、5、6、7、8章。
其余章作一般性了解,但其中的概念也要考。
三、复习内容
1章
基本概念
陶瓷;陶瓷工艺;粉末冶金;水泥;玻璃;先进陶瓷;普通陶
瓷;陶、炻、瓷等概念及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差别。
1章
1.基本概念
粉;颗粒;团聚;软、硬团聚;基本制粉思路;破碎法制粉流
程;极限尺寸;合成法制粉;沉淀法;共沉淀法;球磨;机械合
金化;各种当量径;粒径分布的表达方式;中位径;筛;筛分;
颗粒级配;桥架现象;振实密度;松装密度;休止角;
内摩擦角;外摩擦角;PM2.5;粘性粉料;分散性。
1.2基本原理
球磨原理及主要工艺参数;行星磨原理;气流及分级原理;
机械合金化原理;固相合成粉末原理;还原铁粉原理;沉
淀法制粉原理;溶剂蒸发法制粉原理;水热法;拜耳法及拜耳循
环;熔体雾化法制粉原理;颗粒的构造及表征;粉体粒度测试的
常见方法;粉末粒度分布的表征方法;颗粒级配原理。
2章
1.常见矿物的成份
粘土;石英;长石;滑石;硅灰石;骨灰;白云石。
2.坯料表示方法
3.普通陶瓷的坯料基本成份及长石的作用
4.基本概念
硬质瓷;软质瓷;绢云母瓷;骨灰瓷;紫砂陶
5.配方计算
6.配料方法
3章
基本概念
干压;冷等静压;塑化剂;泥料;浆料;塑法成型;流法成
型;注浆成型;流延成型;注射成型。
4章
1.基本概念
真密度;相对密度;烧结;一般烧结现象;气孔率;开孔;
闭孔;烧结颈;晶界沟;烧结驱动力;烧结势垒;粉末活性;
液相烧结;固相烧结;热压;热等静压;熔浸;假合金。
4.2基本原理
五大传质机制;估计材料烧结温度的基本方法;温度对烧结
密度的影响;气孔在烧结过程中演变规律;气孔、晶界、第二
相对晶粒大小的影响;促进烧结的基本措施;液相烧结原理与
条件;液相烧结助剂的选择;热压烧结原理;气氛烧结原理;
传统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孔隙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化
趋势;互不溶系固相烧结原理;常用烧结窑炉的工作原理。
5章
加工;陶瓷为何难加工;可加工性的表征;陶瓷形状、尺寸的控
制策略;陶瓷有主要加工方法及原理;切削与磨削的机理;加
工对材料表层显微结构的影响;加工对材料力性的影响;进刀量、
材料的显微结构如何影响加工表层的显微结构;常用的磨料有哪些
;热处理对加工试样性能的影响;珩磨;抛光;研磨;砂轮中粘结
剂与磨料的配合原则。
6章
6.1基本概念
陶瓷金属化;陶瓷与金属焊接的一般流程;被金属法;
金属粉末烧结法;定膨胀合金;匹配性封接与非匹配性封接;钎焊;
焊接;封接的三个基本形式。
6.2基本原理
被银法浆料的配方与制膜工艺;Mo-Mn法浆料的配方与制膜工艺;
封接对焊接金属的基本要求;哪些金属适合用于与陶瓷封接,其特
点?焊料的功能及要求;玻璃焊料及。
7章
釉的基本功能;制釉的工艺流程;釉层的断面结构;釉的性质(如
透光性、白度、熔融温度等);釉料的方法;釉与瓷的匹配问题;
釉配方的组成原理;烧釉温度如何选择;含铅釉问题;釉的分类。
8章
高纯氧化铝粉有哪些方法;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钙助烧氧
化铝的原理;氧化铝-氧化硅二元相图;陶瓷自然表面的影响因
素;为何选择氧化铝做基片;氧化铝基片的工艺原理;氧化铝陶
瓷如何才能透明;氧化锆的掺杂问题;固体电介质;以氧化锆作
为电解质的氧泵、电池、氧传感器工作原理;ZTC陶
瓷增韧原理;氧化镁陶瓷工艺原理;氧化铍陶瓷工艺原理;气
氛及掺杂对氧化锡陶瓷电阻率的影响原理;莫来石的合成方法。
9章
耐火材料的定义与分类;氧化硅的相变序列;耐火材料的显微
结构;耐火材料评价指标(如耐火度、荷重软化点、体积稳定性、
抗热震性等);硅质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粘土质耐火材料的生产
工艺;如何才能使得材料的实用温度高于烧结温度.
10章
碳化硅、氮化硅、赛隆陶瓷的特点;三个柱状颗粒烧结模型;反
应烧结;碳化硅、氮化硅为什么难以烧结?碳化硅、氮化硅通常的
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